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挖掘地域优势、整合商圈资源、实施智能服务-爱建街道积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16-07-19 15:49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6-07-19

  为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爱建街道挖掘现有资源、突破常规做法,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打造智能文化、广场文化、商圈文化、精品文化,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 

  一、挖掘区域优势,打造广场文化 

  爱建地区最有标志性的志愿者广场和火车头广场现已成为城市文化的品牌,为百姓提供了一道免费享用的 “文化大餐”。  

  一是群众文化的精神家园——志愿者广场。志愿者广场面积一万平米,配备公园式景观、绿化、灯光、喷泉等一系列设施,并设有专业大型文艺舞台、大型室外音响、演出灯光设备。爱建街道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举办具有特色的文艺演出。如:和平歌.中国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首届合唱艺术歌会、“爱建歌曲大家唱”文化惠民群众系列文艺演出、“舞动龙江”民间意见团海选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晚会,展览等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观众成千上万,呈现一片欢乐的海洋。志愿者文化广场已成为市民的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城市广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和早晚、节假日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二是群众红色历史的家园——火车头广场。占地面积五千平米,保留了原车辆厂锻造车间的厂房、百年水塔和中国第一批蒸汽火车头。这里还敬立着“文革”期间为纪念毛主席视察车辆厂而建造的铜像。广场上这些历史遗迹,共同见证哈尔滨历史。同时也引来了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爱建街道积极打造红色历史广场文化。如:开展了“百年老厂车辆厂”历史摄影展、纪念毛主席诞辰“红歌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书法大赛等等具有红色历史文化的活动。火车头广场如磁石般深深吸引广大市民,茶余饭后来此散步、健身,休闲。   

  二、整合商业资源、打造精品文化 

  爱建街道通过挖掘地域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在辖区内的不同功能都发挥着拥有独自韵味的文化元素。 

  一是社区功能精准,硬件设施到位。爱建中心社区面积2522平方米,设有2个大厅,3所学校,8间教室,19个功能室,1活动空间全部向居民开放,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社区设有舞蹈排练室、多功能排练室、未成年人文体活动中心活动室、乒乓球室、书画室、图书阅览室、法律诊所、老年大学课堂、市民学校、道德讲堂、儿童之家等教室课堂市民学校及社会组织服务等20余个功能室,面积达800余平。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学习培训、文化娱乐、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健身养生的需要。爱建社区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目前有芭蕾、民乐、合唱等各种形式艺术团体16个。每个艺术团体基本功过硬,节目质量较高,代表道里区、哈尔滨市参加过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二是彰显商圈特色,培育企业文化。对商圈内服务性企业较多的实际,着眼于塑造企业形象,把培育企业文化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培育活动,先后举办了“爱建商圈党建促经济发展企业文化节”活动,发动企业建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带动爱建商圈服务提档升级。月星家居、好彩酒店等企业在活动中,分别确立了“承担世界多元居家文化转播者和倡导者使命”、“味道与服务同样精彩”、“实实在在的商品,实实在在的品质,实实在在的价格”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转变了爱建商圈内企业的经营理念,实现了由“以低价取胜”、“以广告取胜”向“以服务取胜”、“以口碑取胜”的经营模式改变。 

  三是突出新兴商业,塑造风情文化街。上海沙龙欧陆风情步行街位于爱建商圈核心地带,两条400米长街道铺满了以纯手工打磨的8800块花岗面包石,这也是继中央大街后,全国第二条以面包石铺路的步行街。8大业态组成,包含酒吧、茶餐厅、美体馆等,集商务、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商业步行街。将上海的摩登元素植入哈尔滨,以海派文化覆盖整个街区“打电话的少女”、“幸福一家人”及“玩电脑的少女”三大上海知名雕塑坐落其中,可以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到海派的优雅生活。爱建街道将搭建平台,采用如茶艺擂台、美食长廊、购物节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加大与高端媒体栏目的合作,既提升爱建商圈的知名度与档次,同时也丰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 

  三、依托智能服务、打造数字文化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爱建街道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开发网上政务受理平台的同时,结合爱建商圈特点,同步开发社区贴心帮办服务平台及商圈文化远程教育,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一是实施智能化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品质。爱建作为道里区智能化社区建设试点单位,是通过 “一个网站(门户网站)、两个平台(网上政务受理、社区贴心帮办)、三级联动(社区、街道、区级各相关职能部门)”智能服务模式,在网上政务受理、社区贴心帮办、小区智能监控、手机传输图片及“一按通”语音呼叫五个方面实现了智能管理与服务。社区平台中设有社区文化板块,实现了网上报名、内外宣传、政策刊登等功能。 

  二是开拓服务领域,创建道里区首家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而电子阅览室被认为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社区电子阅览室不仅将社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文献由印刷型改变成机读型(数字化),更重要的是它借助于网络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革新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服务特点和服务宗旨。爱建街道爱建社区的电子阅览室是道里区首家电子阅览室,面积90.72平米,配备桌椅20套,电脑15台,电子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光盘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场地。以满足我社区居民对于信息的浏览、查询、收集等需求。 

  三是开展远程教育,推进商圈企业文化远教规范化建设。在商圈5家试点企业投资6万余元购置了投影仪、幕布等电教设备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打造了百米远教工作室,投入40余万元,安装了7平方米大型液晶屏幕,并配备电脑、音响、功放、话筒等硬件设备。开发商圈远教网页,联通商圈内企业的自有网站,形成省、市、区、商圈和企业互联互通、纵横有序的远教网络,引导商圈企业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员工学习培训活动,选取相对集中、经营规模较大、企业积极性高,打造了首批“远教进企业”示范站点。目前,创投集团、月星家居、华夏国旅等规模以上企业的远教学用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