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全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繁榮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連日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迅速召開兩次廳黨組專題會議,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報告精神,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新戰略、新部署、新要求,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文化和旅游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表示,下一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統一安排,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在全系統持續學習宣傳貫徹。一是制定實施方案,緊盯關鍵少數,以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持續抓好領導班子中心組理論學習,用好“三會一課”平台。創新學習方式,通過領導宣講、政治輪訓、專家輔導、線上授課、基層調研等方式,確保覆蓋到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廳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二是營造濃厚氛圍,充分發揮文旅線上線下全媒體資源優勢,提升宣傳質效,確保全會精神入腦入心。三是突出解放思想、奮發進取,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五個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系統謀劃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北文化和旅游場景,真抓實干、銳意進取,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付諸行動、見諸成效。
10月31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召開全省文旅系統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安排部署當前重點工作專題會議,推動全省文旅系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指出,全省文旅系統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重中之重,與狠抓工作落實、完成全年任務、謀劃來年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交出一份令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強調,全省文旅系統要對標對表,周密部署,確保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在前列。堅持領導帶頭學,堅持創新形式學,堅持融會貫通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全省文旅系統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要守住底線,高效統籌,用守牢防疫和安全底線促進文旅行業恢復發展。深刻認識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產業恢復發展的辯證關系,精准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創新文旅行業疫情防控舉措,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管,不斷健全完善監管機制,為游客提供健康、安全、便利的旅游體驗﹔要爭先創優,全力沖刺,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咬定目標趕進度,合力攻堅破難點,科學研判抓謀劃,高質量舉辦旅發大會,抓好各項重點工作,扎實推進辦會項目,持續開展惠企紓困,確保全面如期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廣東省各地市文旅系統和單位全力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11月1日,廣東省東莞市文廣旅體系統召開傳達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強調,全市文廣旅體系統要全面動員、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文廣旅體領域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把學習熱情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迅速動起來、奮力干起來,為明年全方位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順利開局打好基礎。要緊密結合實際,把黨的二十大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要求,創造性落實到東莞文化強市建設當中,轉化為具體舉措,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嶺南文脈傳承煥新。推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擦亮博物館之城品牌,推動非遺活態傳承等。
在黑龍江,藝術、文博機構等紛紛以會議、研討、演講、論壇等方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黑龍江省評劇藝術中心主任關波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黑龍江省評劇藝術中心將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加大力度復排評劇優秀傳統劇目,通過傳統劇目培養青年演員,讓經典之作代代相傳﹔守正出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排新編劇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人物,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藝術形象,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趙永軍說:“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的事業繪制了宏偉藍圖。我們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收獲體會轉化為做好文物考古工作的思路舉措,全面推進黑龍江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他表示,將加快構建一支科學合理穩定的人才梯隊,加強邊疆考古研究、努力探索地域文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公眾考古宣傳,進一步探索出向社會和公眾傳播、闡釋和普及考古學基本知識、考古學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提升全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加強多學科合作、強化科技手段應用,促進黑龍江考古事業再上新台階。(統稿:裴秋菊 採寫:李秋雲、范海剛、張玲、譚志紅、張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