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3全國兩會 > 代表話文旅
代表話文旅
守住歷史文化之根 賡續民族復興之脈
發布時間:2023-03-13 20:2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13
  在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是不可缺失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和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並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為我們正確對待歷史文化遺產、將其與城鄉發展更好融合指明了方向。本期“文化圓桌”特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城鄉建設中,如何保護好歷史遺存、守住文化根脈。
  嘉賓:
  杭侃(全國人大代表、雲岡研究院院長)
  王瑞霞(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研究館員)
  徐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執委、全國工商聯執委、開封城摞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六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
  賀雲翱(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
  主持人:
  韓潔
  加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主持人: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簡稱《意見》)強調,要“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怎麼理解“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這一概念內涵?提出這樣的目標主要是針對解決什麼樣的現實問題?
  賀雲翱:《意見》明確了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是以具有保護意義、承載不同歷史時期文化價值的城市、村鎮等復合型、活態遺產為主體和依托,保護對象主要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街區和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歷史地段,與工業遺產、農業文化遺產、灌溉工程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地名文化遺產等保護傳承共同構成的有機整體。
  這一體系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四梁八柱”,需要重點做好保護對象體系的建設、管理和價值認知等工作,才能落實好各類對象的系統保護,講述好城鄉歷史文化的中國故事,明確國—省—市三級聯動的保護傳承體系的框架層次。
  王瑞霞:《意見》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我們對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理性認識、科學規劃。對其體系建設,我認為應該在機構建設、人員配備、職能劃分、資金統籌等方面真正做實做細、落實到位。
  杭侃: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城鄉基礎建設,在此過程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城鄉建設、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產生過一些矛盾,也進行過積極的探索。構建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就是要解決好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
  《意見》對保護傳承體系的闡釋中,把城市、村鎮等復合型、活態型遺產作為“主體和依托”,而不單是單體的建筑或遺址。這反映出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學界的一個趨勢,即從對單體的重視,到對整體的重視。這是一種價值認知上的突破。單體建筑或遺址的價值要在一個整體的環境中才能充分體現,有時每一個單體或許不夠突出,但多個單體聚合形成的聚落、環境或譜系卻獨具價值。
  此外,“有機整體”的提法也很重要。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不同時間段形成的各種類型的遺產在形成的過程中本就是一體的。目前,我們遵照一種分類觀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的保護,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同時說明,未來有對它們進行進一步整合的必要。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保護方式上的突破。
  主持人:隨著城市建設不斷向現代化邁進,如何平衡好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是各地都面臨的新課題。當前我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情況如何?存在哪些突出的問題,如何加以改進?
  徐曉:近年來,我國著力推動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我國城鄉建設普遍遵循改革開放以來的新區開發經驗,提倡由車行交通尺度、大型公共空間、密集高層建筑形成的城市空間。此類空間成功激活了城市經濟發展等效能,但卻影響了城市更新中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是增強城市特色的基本保障。為此,一要重視加強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評估和闡釋,認識城市價值,彰顯城市精神和鄉村文明﹔二要梳理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建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三要建立城市文化展示體系,講好城市的文化故事﹔四要嚴格做好城市建設的管控,保護好城市獨特的形態,防止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破壞行為。
  杭侃:目前國內歷史文化名城、名村等聚落型遺產的保護方法主要有3類。其一,繼續做好聚落內各個單體的保護,即在原有文物保護單位制度下繼續做好相應工作。其二,強化各類規劃,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其三,注重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對於有條件的遺產地,做好展示利用工作,允許適當發展文化產業、遺產旅游,從而讓遺產為當代所用,這也是可持續保護的題中之義。
  基礎工作薄弱仍是當下的突出問題。地方城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力量不足,因此城市建設過程中發現的許多遺跡遺物因為看似普通,往往得不到重視,實際上這些遺跡遺物對於研究當地的城市發展很重要,也是保護的依據。這個問題我多次呼吁,急需解決。隻有提升地方城址的研究力量,才能防止出現城市建設“遭遇”考古遺址矛盾。
  賀雲翱:目前,我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還存在保護對象整體性不足的問題。“重古代、輕近現代”,即重視保護年代久遠的重要史跡、精品建筑,對反映近代民族奮斗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改革開放以來的20世紀遺產、工業遺產等代表性遺存,體現鄉土氣息的民居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重視不夠。“重單體、輕整體”,即注重對單個對象的保護,對城鄉整體聚落格局、跨區域和文化線路等遺存重視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保護體系,不能整體地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華文明。“重本體、輕環境”,即注重對歷史遺產本體的保護,忽視了對構成遺產環境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山水格局的保護修復。
  此外,還存在保護和利用不夠協調、文化認識不清的問題,建設性破壞、保護性破壞時有發生。在歷史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方面缺乏科學謀劃和得力措施,未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用這些寶貴資源。
  我建議要探索多部門共同發力、多元保護傳承方法,系統保護復合性歷史文化體系、跨區域線性文化遺產、大體量文化景觀和文化生態保護區等,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保護傳承協同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統籌規劃 精准施策 協同推進
  主持人:城市與鄉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之間的差異對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怎樣的不同要求?兩者之間有哪些協同保護機制?
  賀雲翱:城市與鄉村在歷史文化形態方面有所不同。城市文化遺產形態更多的是城市的建筑、市民的生產生活空間以及文化內涵,而鄉村文化遺產是產生於農業、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過程。在文化內涵、空間、功能、結構、動力方面都有顯著的差別,作為文化遺產形態而言,它們的差異是極其明顯的。
  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其歷史文化遺產所在的空間、文化形態、文化價值等都不相同,彼此之間無法取代,因此應該協同保護。這樣才能分別展示城市和鄉村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從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王瑞霞:相對於鄉村而言,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環境要好一些,但由於發展速度快,稍有忽視,城市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消失也很快,因此,城市中搶救性記錄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尤顯突出。而在鄉村,盡管發展速度相對較慢,但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也相對較弱,所以還要從最基本的機構、人員配備做起。但兩者之間也有相通之處,那就是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要納入城鄉建設規劃,與城鄉建設同步實施。
  賀雲翱:城市如何在發展和建設中協調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有的地方提出了“保老城、建新區”的對策,遷出老城中的部分居民以減少老城的人口壓力,減輕生產生活各方面帶來的開發力度,降低老城區建設的壓力,從而實現成片保護。蘇州就是採用這種模式,目前來看效果很好。還有一些城市採取局部保護、局部開發的方式,比如南京老城區在城中、城北部分建設力度較大,城南部分則實行成片保護。
  杭侃:我們今天處於一個高速流動的社會,人口從鄉村流向城市。這也就意味著,在鄉村保護的時候,要面臨如何處理空心化的難題。相應的,城市保護就要處理大量外來人口和建設壓力與本體保護之間的關系。目前,國內部分地區開始在做涵蓋了城與鄉的整體性區域遺產保護規劃、遺產調查,這樣的工作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協調性做法。
  主持人:貴單位(貴地)近年來在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有什麼好的做法?
  李六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積極踐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科學理念,積極參與首都核心區重點文物及老舊房屋騰退工作,並在北京、山東青島、湖北黃石、四川安岳、浙江杭州、廣東深圳等地與當地政府或有關機構遴選文化遺產點,聯合設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示范基地,探索開展文物多重價值挖掘、研究、闡釋、保護、展覽展示、活化利用等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全鏈條體系,逐步形成示范效應。
  此外,在編制文化遺產保護規劃過程中,我們聯合歷史文化、旅游、工程建設等相關機構,做好與國土空間、城市發展、旅游等規劃間的銜接,同時與各界專家、地方相關部門代表進行意見征詢與交流座談,在此基礎上編制能操作、可落地、對地方經濟發展有助推實效的規劃文本。
  借此機會,我想呼吁社會各界,正確處理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共同推動文物資源與其他社會資源有效銜接,在堅守文物“保護第一”底線的同時,堅持文物的“有效利用”,以用促保,激發文物時代價值,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賀雲翱:近20年來,我本人一直致力於城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事業。我和團隊承擔了近400項相關項目,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呈現出系統、多元的特點,涉及歷史文化資源發掘和研究、規劃設計、展陳和傳播等多種方式,形成了整體、系統多樣的保護利用工作方式與工作團隊。我在擔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還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形成數十份提案,其中一些提案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和落實。
  杭侃:目前,我仍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進行相關科研工作。我們團隊近年來一直在做城鄉保護相關工作,包括城鄉保護相關的規劃設計、博物館展示設計、遺產現狀和價值調查、中小博物館發展情況調查等。
  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在探討一種跨學科的遺產調查和價值認知方式,聯合考古、建筑、規劃、社會學、人類學等專業,通過跨學科工作坊、系統性區域遺產調查等工作,探討在村落遺產保護中如何以遺產價值認知和保護需求為核心,建立起一種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工作范式,以探討解決當下面臨的如何在多類型遺產間建立起整體體系、促進彼此協調的問題。
  徐曉:我們公司在建項目為北宋東京城順天門(新鄭門)遺址博物館,為國家重點文物建設項目、開封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和開封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有望於今年年底對外開放。其中,臨時性保護大棚已完成全智能化、計算機控制、整體下降現場無人化操作。
  我們一直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區為主責,做好項目建設,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在新時代城鄉建設中 讓歷史文化煥發新光彩
  主持人: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同加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
  杭侃:國家文化公園實際上就是在探索一種整體性的保護方式。國家文化公園都是線性的、跨區域的遺產,囊括了多個地區的城與鄉。五大國家文化公園在建設中都在探索如何通過資源聯動、協調管理、建立相對統一的展示利用體系等方式,將這些原本分散的遺產點相互聯系起來。
  賀雲翱:五大國家文化公園都積累著極其豐富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庫和經典標識,是當代巨型的文化遺產帶,天然地具備重大文化建設價值,其中當然包括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城鄉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展示、傳承與弘揚、創新性融合發展,對於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塑造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樹立正確歷史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促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沿線城鄉眾多,且位於我國東部較發達地區,在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它就像一個樣板,甚至是一個試驗場。在這裡,不僅可以認識如何把優秀的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好,還有產城融合、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先進做法經驗可以推廣。
  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利用帶來了城鎮鄉村的繁榮,這也證明,保護與建設之間實際上是互為因果、互相促進的關系。在保護和發展利用當中,要協調好保護和建設之間的關系,要實事求是、靈活施策,不能簡單地一刀切。
  主持人:在數字時代,如何通過數字化賦能,創新遺產保護利用方式,提升歷史文化影響力、傳播力,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王瑞霞:數字技術逐漸被引入文物領域,在助力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方面成果顯著。敦煌、雲岡、龍門用數字技術嘗試洞窟復原逐步完善,使不可移動的石窟變成了可移動﹔浙江大學遺產研究院技術團隊用數字技術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宋畫做檔案並形成展覽在各地展出,獲得好評。這些成功的案例都說明,用最新的數字技術記錄歷史文化遺產切實可行並且傳播更為方便快捷、傳播范圍更廣。
  賀雲翱:近些年,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正逐步形成“文化遺產+科技”融合發展的嶄新局面。數字化技術支持對城鄉古建筑保護的作用尤其突出。數字化技術的一大亮點,是可以突破物質世界的邊界,在虛擬世界中運用更加豐富的呈現方式展現歷史文化的豐厚內涵和時代價值。因此,綜合利用多種科技手段,我們能夠盡可能地“走進”歷史,不斷挖掘城鄉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改進保護保存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質量,完成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時代使命﹔同時能讓廣大人民更好地利用文化遺產信息,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杭侃:歷史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存,可以實現文化遺產資源的“永生”,使我們的保護、研究、闡釋和利用更加智慧化。在闡釋和展示上的數字化,能夠更便捷、快速地實現遺產價值的傳播﹔能夠在不損害遺產本體的基礎上做更多的展示利用工作。我們曾嘗試用數字化的形式給一個城市內分散在各個區域的歷史建筑建立雲平台、統一的標識,從而用數字化的形式復原城市過去的景象,然後投射在市民的手機客戶端上。
  李六三:今年全國兩會,我帶來了一個關於科技賦能文化遺產保護的提案。科技創新是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要求和“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清單,將建設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其旨在從根本上提升國家文物保護利用原創理論、保護材料研發、裝備工具發明和技術工藝創新能力,解決文物保護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強化國家文物行政管理職能,促進全國文博事業發展。
  在國家文物局的帶領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作為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單位,經與國家發改委、北京市政府協調,確定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落戶北京。目前完成了概念設計和土地使用意向協議簽署等基礎工作,並編寫項目建議書上報國家發改委等待批復立項。我借此次參加全國兩會的機會,繼續積極爭取相關部委支持,加快推進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落地。(統籌:韓潔,參與採寫:陳關超、王煒、郭志清、朱萌、蘇銳、王添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