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強化自主創新,集合優勢資源,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聯網+旅游”,擴大新技術場景應用,並對“國家智慧旅游建設工程”作出部署。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圍繞“智慧旅游發展”話題接受了中國旅游報社記者採訪。大家表示,要適應新需求新趨勢,加強科技在文物展示、大眾出游、旅游營銷等方面的應用,推動旅游業態、服務方式、消費模式等創新提升。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博物館事業高速發展,文物活化利用不斷深入,文物和博物館的數字化進程持續推進。建議創新傳播文物價值,推動文物活態化傳承。相關部門應推動文博機構聯合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力量,共同提煉並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深入挖掘、廣泛傳播文物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時代價值,實現傳統文化“出圈”。一是強化內容建設,加強文物IP開發和轉化。以動漫游戲、網絡視頻等數字內容形態為載體,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創IP,引領大眾文化和旅游消費。二是創新表現手法,拓展傳播渠道。鼓勵支持文博機構發展沉浸式、雲展覽、雲旅游等數字體驗項目,依托雲、AI、小程序等數字化工具和5G+4K/8K超高清、VR、AR等多媒體數字技術,開發利用文物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建議,地方革命紀念館應加強對互聯網的合理利用,有效提升地方革命紀念館在傳播革命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可由國家級黨史、近代史、博物館學等領域專家聯合地方專家,通過線上考察、線上交流、線上指導等方式,對地方革命紀念館現有展陳給出合理可行的修改、調整意見。地方革命紀念館根據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線上博物館展覽方案。他認為,線上革命主題展覽從內容到設計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觀眾的需要,特別是青少年的需要。“對革命文物、文獻及歷史事件等利用實物圖片、連環畫、動畫、沉浸式體驗、短視頻、雲展覽、雲直播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展示。”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金永偉表示,疫情給傳統服務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催生了許多新業態,促使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傳統服務業中的應用得到強化。在文化和旅游行業,線上展覽、線上演出、線上文藝培訓需求大量增加,傳統景區景點的線上預約、客流調控、入園身份識別等新技術手段普遍應用,給文化和旅游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文化和旅游企業、地方管理部門應順勢而為,將挑戰轉化為機遇,促進我國消費實現新突破。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一級演員劉莉莉表示,科技可以助力各行各業更好應對疫情的持續影響,對於旅游行業同樣如此。文化和旅游部積極推動預約出游,各地積極推出無接觸服務,都是科技在旅游業的具體應用。“此外,一些景區利用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演出,讓游客獲得身臨其境的獨特體驗,這是值得進一步創新的方向之一,下一步可融入更多傳統藝術形式,通過‘藝術+科技’創造更多視聽亮點。”
“數字經濟可以拓寬旅游產業的廣度、增加其厚度,豐富和創新旅游體驗。”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建議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推動旅游產業數字化轉型。“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就‘數字+旅游’進行全方位的頂層設計,以專項基金推動企業開展數字旅游項目、產品開發,組建旅游業數字化聯盟,推動旅游產業數字化平台建設,推動旅游產業實現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數字化。”教育主管部門、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可採用“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協同培育旅游產業數字化人才,依托優秀的實踐項目,提升數字旅游人才的實踐管理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引導傳統景區景點開展數字化建設,對開展數字旅游項目的優秀企業給予扶持。
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馬珺建議,創新鄉村文化和旅游營銷模式,使鄉村文旅融合產品更好實現“雲賦能”和“數字化”。“要加強農村5G骨干網絡建設,適時、適地、適度引入當前成熟的信息技術和產品,推動新一代數字技術在鄉村文化和旅游產品創意、生產、傳播、消費等環節的應用﹔推進鄉村非遺和旅游產品‘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產品線上線下互聯互通,加強技術鏈和產業鏈對接,不斷夯實鄉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創新基礎。”
“智慧旅游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各類文化遺產展示方式的創新。如文物類景區展現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自然類景區展現大自然發展歷史,這方面的創新還遠遠不足。”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表示,講好歷史故事,不能僅僅局限於傳統展示方式,應結合大眾旅游,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科技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森林草原防火站站長陳良表示,興安盟在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一直密切關注智慧旅游發展,在招商引資中特別注重投資企業的智慧旅游發展潛力,力求借助科技力量更好地將興安盟獨特的旅游資源呈現給游客。比如,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客源結構,開展精准營銷﹔通過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技術,生動展現興安盟獨特的地質變化歷程、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濃郁的民族特色等。(崔哲 李鳳 李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