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以《堅守人民立場 努力開拓社會主義文藝新境界》為題作了發言。
田沁鑫談到,從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到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創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之際收到總書記寫給國家話劇院藝術家的回信,兩次激勵、雙重鼓勵,倍感責任和使命重大。這促使她一直在思考: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進程中,文藝應當如何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煥發新風貌,發揮應有的引導力和凝聚力?她認為,這也是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田沁鑫從“堅守人民立場,努力書寫好新時代的人民史詩”“潛心深入生活,努力以真情為人民放歌”“堅持守正創新,努力開拓文藝新境界”三方面闡釋了她的思考。
她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和回信中兩次講到“堅守人民立場”,這既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也是進行文藝創作最根本的遵循。“近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努力謳歌新時代,創作出不少反映火熱生活的好作品。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少脫離人民、脫離生活,低俗媚俗、粗制濫造的浮躁表達。因此,總書記反復強調文藝工作的人民立場問題。”田沁鑫介紹,近三年來,中國國家話劇院認真落實總書記指示,與央視綜合頻道聯合推出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認真梳理了新中國70多年來的百部優秀經典文藝作品,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角,謳歌贊美英雄,節目播出後引發強烈社會反響。“這啟示我們要在創作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新時代史詩作品、匯聚人民精神力量、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的道路上繼續努力。”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人民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藝術源泉。2018年到2020年期間,田沁鑫以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跡為背景,創作了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為創作好這部歌劇,田沁鑫深入黃文秀曾經工作過的田間地頭,遍訪她身邊的百姓,聽鄉親們含淚講述她的故事,反復研讀她寫的駐村日記,從中真切感受到一名年輕共產黨員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信念。“這份真切的感動,賦予我創作這部歌劇最強的精神力量和最深的情感內涵。當在百色的第一場演出結束後,聽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掌聲時,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隻有真正感知人民的心聲,我們的文藝作品才能留在觀眾心上,傳遞出剛健有力的時代之聲。”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田沁鑫在電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中,努力守住傳統文化之正,創意時代表達之新,節目一經推出,即刻帶動起年輕人學習中華典籍的熱潮。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偉大征程》大型文藝演出中,她探索使用“戲劇表演5G即時拍攝”技術,展示了中國文藝工作者在數字演藝呈現方面開辟的新路徑。
“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我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聽黨話、跟黨走,繁榮創作、服務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繼續不懈努力!”田沁鑫堅定地說。(劉淼)
上一篇: 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 |
下一篇: 湖北省政協委員陳飛:數字化賦能“暢游長江” 再現鐘靈毓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