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了大眾的出游習慣,隨著出境游需求轉向國內游、跨省游轉向周邊游,消費者對民宿需求增大。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行業標准,加大對民宿發展支持力度。市場火熱、政策支持推動了相關企業紛紛入局。民宿市場的急劇擴張,導致行業政策規范慢於市場發展,且缺乏專業化、規模化的管理,民宿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亟待規范。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在調研中發現,在一些地區的民宿建設中,仍存在缺乏整體發展規劃、項目盲目開發、經營管理理念落後、配套基礎設施較弱等一系列亟待改進的問題。對此,孫艷玲建議,要把民宿經濟作為旅游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納入到旅游發展規劃之中,進行頂層的長遠規劃設計。隻有在規范化、規模化、標准化、專業化運營的基礎上形成特色化、多樣化、差異化的品牌培育,才能更有效地引導民宿行業自我提升服務質量和運營管理水平。
“民宿從簡單的住宿功能逐步向休閑體驗和康養度假等功能延伸,已成為旅游發展的新業態。各地需要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高起點、高站位設計,按照‘鄉有品牌、村有特色’的原則,全盤進行民宿建設規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引導民宿集聚發展,在優勢旅游區域盡可能成片成群落地,便於以規模效益贏得更廣泛的影響和口碑,最終培育形成民宿特色區域品牌。”孫艷玲認為,發展鄉村民宿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引導,“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在統籌規劃、政策制定、人才培訓、配套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持,可以引進高端鄉村民宿項目和開發團隊,打造精品民宿項目。同時鼓勵支持鄉村民宿合作社經營模式,促進鄉村民宿規模化發展。”
有民宿相關從業者認為,疫情之下,民宿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民宿主打的是非標准化服務,推出的是個性化的產品,這也就意味著它在安全性、體驗的舒適度以及環境和衛生健康方面的保障性沒有酒店那麼穩定。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保認為,堅持標准化、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塑造民宿品牌,制定旅游民宿標准,突出抓好民宿建設和資源整合,引導民宿行業自我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及運營管理水平,打造地區獨有旅游民宿品牌旗艦,是解決這些症結的手段之一。
“旅游民宿的落地生根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杜明燕介紹,呼倫貝爾市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場舉報投訴受理機制、提升投訴受理效率與質量。針對旅游旺季旅游投訴糾紛增多的問題,為快速解決旅游投訴糾紛,參考外地旅游城市做法,按照呼倫貝爾市政府有關工作意見,由海拉爾區、額爾古納市、陳巴爾虎旗文化和旅游部門及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先行開展旅游投訴理賠與購物退賠基金機制試點工作。各級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認真貫徹執行有關舉報投訴受理規定,暢通舉報投訴渠道。目前,“12318”“12301”文化和旅游市場舉報投訴熱線已統一並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2021年,全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查辦文化旅游市場違法違規案件63件,罰款21.8萬元﹔受理各類文化旅游投訴659件,幫助游客協調旅游投訴理賠58萬元。為廣大旅游消費者營造了安全、有序、健康的旅游環境。”
上一篇: 加強文化交流 助力“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
下一篇: 提升市場監管治理水平, 為文化和旅游業發展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