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和旅游科研工作成果專欄 > 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設
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設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粵劇保護工作結碩果
發布時間:2021-04-01 16:11 來源: 編輯:科技教育司
信息來源: 2021-04-01
  

  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來,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作為粵劇“非遺”保護單位之一,始終傳承、保護和弘揚粵劇藝術為己任,發揮專業優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期,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組織編著的一批粵劇研究書籍陸續出版,為推動粵劇藝術的搶救、保護和傳播再添新成果。 

  20世紀60年代,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挖掘和保護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廣東省也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了粵劇傳統藝術的整理和保存工作。彼時,廣東省粵劇傳統藝術調查研究班的編研成果——劇本集《粵劇傳統劇目匯編》(以下簡稱《粵劇匯編》)在1961-1962年分冊陸續印制,作為內部交流資料,發放給演出團體使用。近日出版的《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藏文獻——粵劇傳統劇目匯編》即以《粵劇匯編》為底本,加以整理和校訂。全書共分6卷,共收錄粵劇劇目131個,其主要來源是清同治、光緒年間書坊刻本的移錄本、老藝人口述、20世紀初的報紙、雜志、私人或機構藏本,以及個人手抄本,多屬稀見,彌足珍貴。該書旨在通過粵劇傳統劇目的挖掘、搶救,為粵劇舞台演出增添可供學習、利用的資源,也為粵劇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以期在傳承粵劇藝術、傳播嶺南文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粵劇聞見錄》與《藝苑踏青》由戲劇學專家、原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謝彬籌撰寫,系其多年學術成果的累積。前者分為“粵劇藝術縱橫談”“紅線女藝術研究”“紅派經典劇目賞析”“南北梨園競芳菲”“粵劇藝苑百花艷”等專題,其中既有對志書史籍等文獻中粵劇史料的爬梳,又有作者親歷或走訪、調查所形成的紀實材料和口述研究,以及對粵劇藝術流派及代表性作品的理論分析。後者收錄了作者觀看演出後撰寫的劇評和對於廣東藝術的綜合評述,其中粵劇專辟一欄,概括了粵劇從起源直至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情況,談及《搜書院》《山鄉風雲》等在粵劇史上意義重大的經典作品,對《花蕊夫人》《紅樓夢》《野火春風斗古城》《傻強外傳》等新時期以來的粵劇新作也有頗多獨到的見解。兩本論集收錄的文章內容豐富,形式靈活,不但保留大量可資利用、參考的粵劇資料,記載作者對於粵劇藝術的深邃思考和真知灼見,更體現出其心系地方文化發展、投身研究工作的學人情懷,對於當今的人文藝術研究亦有學術價值和啟示意義。 

   供稿單位及撰稿人:廣東省藝術研究所 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