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和旅游科研工作成果專欄 >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中緬景頗—克坎跨界民族基督教音樂文化研究” 項目成果簡介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
發布時間:2021-02-05 15:15 來源: 編輯:科技教育司
信息來源: 2021-02-05

  在中國經略周邊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的整體戰略中,東南亞大湄公河次區域尤其是緬甸的意義日益凸顯。景頗—克坎(Jinghpaw-Kachin)是中緬邊境的跨界民族,長期備受學界與政府有關部門重視。該民族尤其是緬北克坎人絕大多數信仰基督教,教會音樂對該民族產生了重要影響。

  本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從“景西音樂合璧”的角度,豐富了“中西音樂結合”的內涵﹔對當前基督教及其音樂的中國化問題提供啟示和借鑒﹔為政府與學術界掌握中緬邊境景頗—克坎民族情況,提供第一手資料。通過對景頗-克坎歷史支系進行梳理,厘清其民族構成、支系關系、人口數量與宗教信仰等問題。記述分析了景頗-克坎族近10個教派的20余場音樂活動,相對完整地展現出其音樂的存在與應用樣態,讓其音樂的本土化特點客觀“生發”出來。同時從文獻學角度對景頗-克坎14個教派的21部核心贊美詩集的近萬首詩歌進行對比分析,梳理其脈絡體系和彼此分類、關系、影響等。 

  通過中緬兩國跨界音樂資料,揭示景頗-克坎風格贊美詩的表象與成因,提出對僳僳支系流傳的傅能仁簡譜中關於節奏與旋律的新解讀方法,總結發現其演唱西式贊美詩的4項本土化處理方式。提出基督教音樂“雙向地適應”命題,認為基督教音樂本土化是一個“雙向地適應”或“互化”的過程。並在結語中對中緬景頗-克坎基督教音樂異同進行總結,對本土化問題進行分析。 

  本成果深入探討當地少數民族接納外來文化與教會音樂逐漸景頗-克坎化的歷程,真實反映了中緬景頗-克坎跨界民族基督教音樂文化研究的過程和軌跡,對當前國內基督教中國化問題具有一定啟示意義,也從文化角度對緬北局勢提供依據。                    

                                                                                                        負責人及所在單位:徐天祥 中國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