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地方動態
地方動態
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讓精神高地為受眾持續注入前行動力
發布時間:2022-12-04 17:2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12-04
  黨的二十大閉幕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以此為背景,本報以系列報道的形式,呈現典型革命舊址如何結合自身傳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創新、主動作為,保護開發利用紅色資源,弘揚傳承革命文化。
  “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實講好楊家嶺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延安,並走進楊家嶺革命舊址,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嶺的革命經歷與豐功偉績。
  楊家嶺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這裡居住。當時,這裡匯聚了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等20多個中央職能機關。黨中央在楊家嶺期間,領導邊區軍民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領導全黨進行了整風運動,擊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召開了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六屆七中全會和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據工作人員介紹,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嶺居住期間,從事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工作,深刻總結了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的基本經驗,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特點和發展規律,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形成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孕育了感召後世的延安精神,使這裡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精神高地。
  1961年3月,楊家嶺革命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7月,楊家嶺革命舊址被中宣部公布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多年來,楊家嶺革命舊址聚焦主責主業,在保護革命文物、弘揚革命傳統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別是2015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楊家嶺瞻仰中共七大會址並提出殷切囑托以來,楊家嶺革命舊址謹記總書記囑托,堅持遵循“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文物保護與宣傳利用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榮獲了“全國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榮譽,有效踐行了“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歷史使命。
  楊家嶺革命舊址積極推進文物維修保護工程項目,兩處大型建筑與150多孔窯洞都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護。此外,舊址結合實際刻苦鑽研、精心打磨陳列展覽,陳展水平明顯提高﹔廣泛征集文物史料,走訪革命前輩、烈士遺屬、專家學者,尋找收藏線索,更多的革命文物發揮了教育作用﹔打破傳統宣教方式,在微信公眾平台創辦“讀書俱樂部”“紅故事大家講”等欄目,欄目講述參與人數不斷增加,受眾人群持續擴大﹔精心策劃、廣泛開展宣教活動,以國慶節、建黨紀念日等重大時間節點為主,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參與性強,宣傳成效顯著。
  在楊家嶺召開的中共七大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更是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被載入史冊。“中共七大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是其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正確的發展方針。在之後的4年裡,中國人民在七大精神指引下,先後趕跑了日本侵略者,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然後又按照七大精神指引的方向,奮發圖強建設新中國。”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慧琳表示,中共七大准確地引導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方向。
  “我們在講七大會議的時候,以前隻是介紹有關歷史,現在我們會去挖掘黨代表來延安時的一些故事,通過講好紅色故事,更好地激發廣大游客的愛國情懷和信仰的力量。”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的一位講解員說。
  為講好紅色故事,楊家嶺革命舊址不斷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充分利用新媒體,策劃制作並發布“紅故事系列短視頻”,點擊量持續上升,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與多所學校“結對子”,培訓紅領巾講解員3000余人,開展“七進”活動,服務群眾近10萬人次,宣教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近一兩年來,為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求,楊家嶺革命舊址探索開展了線上瞻仰延安學習活動。“我們不斷在深挖文化內涵、歷史與現實結合以及創新宣教形式上下功夫,線上瞻仰延安學習活動就是一大創新。”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侯振龍表示,“時隔7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楊家嶺革命舊址提出殷切囑托,為舊址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體工作人員備受鼓舞。我們將通過多種方式講述楊家嶺的故事、黨的七大的故事,持續不斷用延安精神為廣大人民注入奮發前行的動力。”
  為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11月18日,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黨支部的黨員干部走進延安中學,舉行紅色育人資源平台和紅色育人實踐基地簽約授牌儀式。舊址黨員干部隨後走進課堂,用講黨課、唱紅歌的方式,與同學們一起回顧黨的歷史,將愛黨愛國之情講出來、唱出來,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近日,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還與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在七大禮堂前舉行了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挂牌簽約儀式,並開展黨團隊大思政課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共產黨光榮的歷史,讓紅色基因滲入到孩子們的成長之中,讓楊家嶺革命舊址成為青少年教育的生動課堂。
  “楊家嶺革命舊址紅色資源豐厚、內涵豐富,我們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共建,為學校提供良好的紅色育人平台,與學校一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努力奮斗。”侯振龍說。
  作為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接下來,楊家嶺革命舊址將在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的基礎上,不斷發揮教育功能,讓紅色基因賡續傳承﹔將腳踏實地、兢兢業業講好七大故事、楊家嶺故事,切實擔負起傳承紅色基因的職責,在“傳”和“承”上下更大功夫,讓更多黨員干部、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青少年,從中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勵中華兒女不斷奮進。
  “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創業、團結奮進的精神,保護好革命文物,並通過充分運用新媒體、打造紅色課堂等方式真正讓文物‘活’起來,為推進陝西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作出新的貢獻。”侯振龍說。
  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黨委書記薛耀軍表示,要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修舊如舊、維持原貌的原則,加大對革命文物保護力度,要創新宣傳方式,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對革命舊址進行全景式、立體式、延伸式展示宣傳,打造沉浸式體驗。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和方法,宣傳宣講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和張思德精神,通過在歷史發生地講述歷史、點評歷史、反思現實,將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發揮資政育人作用。(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