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中哥智網互聯實驗室與中國四所高等學府戰略合作協議雲簽約儀式在哥倫比亞聖地亞哥卡利大學主會場和國內多個分會場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哥倫比亞新一代信息技術合作論壇同期舉辦。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蒙薩爾維、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文化參贊朱曉燕、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羅訓教授、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齊越教授、哥倫比亞聖地亞哥卡利大學校長安德烈斯(Carlos Andrés Pérez Galindo)、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院長穆智飛、西安音樂學院現代音樂學院院長馮勇、桂林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謝曉蘭、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張克亮等30多位嘉賓出席簽約儀式及論壇活動,各會場共有中哥學者1500余人參加活動。
蒙薩爾維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全球科技及經濟強國,對世界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5年位居世界之首。中哥建交41年來,兩國科技交流合作日益深入。相信本次簽約儀式及論壇活動將進一步推動中哥兩國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雲計算、大數據、5G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預祝2022年兩國“智網互聯”新一代信息技術系列講座成功舉辦。
朱曉燕代表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藍虎向論壇表示熱烈祝賀。她說,在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聖地亞哥卡利大學的共同推動下,中哥智網互聯實驗室成立3年來,與近20所中國高校、17所哥倫比亞高校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等領域成功開展了多個項目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央美術學院是中國一流藝術院校,目前已與哥倫比亞同行在虛擬現實、數字藝術、人工智能與美術創作等領域展開了人才培養合作計劃﹔西安音樂學院是全國11所獨立設置的音樂專業院校之一,其“藝術與科技”學科團隊利用虛擬現實和彷真技術所制作的中拉音樂教學與訓練平台已在多所哥高校廣泛使用﹔桂林理工大學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領域成果顯著,為中哥兩國師生跨文化交流與溝通提供了強大支持﹔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和哥聖地亞哥卡利大學聯合設立了博士項目中國教學點。中國四所高等學府與中哥智網互聯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的成功簽署,將為中哥文化藝術、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各領域的深入合作,為兩國後疫情時代人才交流與培養做出更大貢獻。
羅訓代表中國計算機學會,向與會者展示了17所哥高校應用中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三維場景數字建模技術,進行校園互動、智慧城市規劃、數字農業等領域的代表性成果。
安德烈斯感謝中方將先進的信息科技實驗室落戶卡利聖地亞哥大學,使哥學者及科研人員有機會向中國同行學習前沿技術及發展經驗。哥早在《2016-2026年國家教育十年規劃》中就提出了“哥倫比亞到2026年將成為拉美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這一宏偉目標。中國-哥倫比亞新一代信息技術合作論壇及更多中國名校的加盟,一定會助力這一目標早日實現。他盛贊中哥智網聯合實驗室是培養兩國具有世界眼光、國際視野、多元文化的新一代青年才俊的搖籃。
馮勇、穆智飛、謝曉蘭、張克亮四位院長分別作了題為《音樂虛擬彷真助力數字絲路》、《虛擬現實國際人才培養》、《中哥人工智能教學經驗互鑒合作》、《深化中拉數字創意合作》的精彩演講。大家表示:12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拉論壇”第三屆部長會議上發表視頻致辭,為推進新時代中拉關系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四所高校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不斷為推動兩國文教科技領域人文合作做出新的貢獻。
本次活動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哥倫比亞聖地亞哥卡利大學共同承辦。中國-哥倫比亞新一代信息技術合作論壇始創於2019年,旨在推動中哥數字技術領域的交流合作,助推兩國數字技術的成果轉換和實踐應用。第一屆論壇在哥倫比亞第三大城市卡利舉辦,共有來自中哥兩國和拉美其他國家的三百余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