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賽龍舟 迎伍君 吃粽子 觀巡游
——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即將隆重開幕
發布時間:2010-05-27 14:0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0-05-27

  

 

  端午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習俗。作為“吳根越角”的浙江嘉興和端午有著極深的淵源,其歷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與其它地方不同,嘉興端午主要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民間有“五月五日,時迎伍君”的說法。嘉興的端午習俗具有“吳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鄉澤國”等深厚背景,凸現了江南水鄉獨特的傳統文化。即將於613日至17日舉行的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呈現給人們的是一個個熱鬧非凡、異彩紛呈的端午節慶場景:南湖水面龍舟競渡、百舸爭流,月河古街精制香囊、納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歡樂祥和,巡游方隊載歌載舞、氣勢恢宏……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嘉興端午龍舟競渡源遠流長,相傳源於春秋時期紀念伍子胥。東漢邯鄲淳在《曹娥碑》中記載,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浙江人民要迎濤而上,迎接“潮神”伍子胥。南宋時期,龍舟競渡已在嘉興形成一定規模,成為端午最重要的節慶活動。明清時,嘉興的龍舟競渡達到了鼎盛。《秀水縣志》、《煙雨樓史話》、古禾雜識》中記載了當時南湖龍舟競渡的盛況:每年端午節,嘉興百姓抬著龍頭祭廟後,挂燈下水,再是龍頭點睛﹔然後一聲炮響,群龍飛馳、百舸爭流,舟中搭起彩棚,前後彩旗飄舞、鑼鼓喧天,每條船兩側坐著二十名壯漢,手持大木漿,勇悍威武﹔河邊觀者如雲,萬人喝彩,氣氛熱烈,如痴如醉。清代大詩人朱彝尊在《午日吳門觀競渡》詩中寫道,“勝日銜杯罷,輕舟解纜初﹔盡傳迎伍君,不比吊三閭。”端午吃粽子,在嘉興的歷史更為悠久,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研究證明,嘉興地區是我國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嘉興人栽培水稻就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兩千多年前,粽子的雛形“角黍”正式出現﹔現在,嘉興粽子不僅是端午名吃,還作為一種獨具風味的方便食品,成了著名特產,香飄萬裡,聞名中外。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吳風越韻”的水鄉特色令端午習俗成為嘉興人民極為重視的一項民俗。20086月,“嘉興端午習俗”被列為首批“浙江省民族傳統節日保護基地”,入選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嘉興市不斷加大對端午民俗的傳承與保護力度,已連續多年舉辦端午節慶活動。如從2001年起,每年舉辦“五芳齋”杯龍舟賽以及群眾性的裹粽賽,吸引了數十萬市民參與。尤其是去年的2009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內容豐富、亮點紛呈、規模空前,共舉辦了四大主體活動和十項群眾性活動,直接參與的演員、嘉賓、運動員有6000人次,觀眾達70萬人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受到了各方好評。今年,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好地傳承端午民俗文化,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新意,嘉興市與浙江省文化廳一起,承辦由國家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主辦的“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

  據悉,“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共舉辦六項主體活動和十項群眾性活動。613日晚,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開節儀式暨文藝晚會將在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前的七一廣場舉行,主要分成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是文藝演出:在舞蹈《虎虎生威》中,嘉賓和虎娃們將現場演繹嘉興端午點雄黃習俗﹔歌舞《吉祥酒歌》匯集了藏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彝族、蒙古族、苗族等民族代表性祝酒歌,將帶給全場觀眾痛飲祝福酒後的醇厚酣暢﹔36名手持彩燈、踏歌起舞的姑娘將給嘉賓送上祈福安康的香囊﹔歌舞《花開中華大家園》將56個民族的文化有機融合,突出地域之大、民族之多、色彩之眩,暗合端午習俗文化從嘉興到江南、從江南到大中國。第二個板塊是中央電視台《夢想劇場》欄目的“嘉興端午特別節目”,由著名主持人畢福劍主持,三支海選產生的嘉興民間文藝團隊將進行大比拼,諸多嘉興端午元素穿插其中。614日至15日,由湖北、湖南、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和本地龍舟隊參加的“五芳齋”杯全國龍舟邀請賽在南湖和環城河舉行,市民屆時可觀賞到“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的精彩場面。14日上午和15日上午,2010中國嘉興端午祭的兩場祭祀——神龍祭和伍相祭分別在南湖畔祭龍壇和伍相祠舉行。614日至17日,全國民俗文化知名專家學者和本地史志、文化工作者將聚集在一起,參加以“中國端午習俗流變與嘉興節日文化傳承”為主旨,以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伍子胥與嘉興端午為切入點的2010中國端午習俗國際學術研討會(嘉興),就吳越文化背景下的嘉興端午習俗形成、流變、保護、挖掘與傳承展開學術研討。616日上午,以端午民俗文化為主題,充分挖掘和整合嘉興底蘊深厚並富有地域特色的馬家浜文化、吳越文化、端午民俗文化、蠶桑絲織文化、江南水鄉風情等民間文化資源和文化元素的2010中國嘉興端午民俗表演大巡游在嘉興市區主干道中山路精彩呈現。大巡游通過“嘉興記憶”、“水鄉風情”、“秀美江南”、“節日狂歡”四個板塊18支表演方隊、5輛彩車,以動態表演與靜態展示並存、文藝表演與情景再現互補、演員與觀眾互動、定點表演與行進表演結合的巡游方式,達到歡樂祥和、嚴謹有序、氣勢壯觀、藝術感染力強的表演效果,充分體現嘉興地域民俗風情的原生態,全面展示嘉興優秀傳統文化。617日,2010中國南湖踏白船表演賽暨端午民俗文化節閉幕式在南湖舉行,24支參賽隊伍通過直道競速、障礙賽、搶荷花等趣味性表演,再現嘉興民間水上運動盛況。

  為了進一步彰顯端午民俗的群眾參與性,突出端午民俗文化節的互動性,嘉興在端午民俗文化節期間還將推出十項群眾性活動,主要有“我們的節日﹒端午”宣教實踐活動,端午民俗文化詩詞創作、吟誦、書法大賽,端午習俗民間故事征集大賽,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攝影大賽,“過端午、到嘉興”旅游活動,端午美食大賽,市民裹粽大賽,香囊制作大賽,端午農民畫創作全國邀請賽,“歡樂端午、健康嘉興”全民大行動等。

  端午,這一積澱了中華民族數千年優秀文化的傳統節日在嘉興將被不斷融入新的元素,賦予時代新意,得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