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為全面搭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宣傳、交流、合作的平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積極推進招商招展工作,制定出台優惠政策,廣泛征集簽約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
本屆博覽會共吸引了全國各地76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參展,目前共達成合作簽約項目135個,協議資金總額442.6億元。簽約項目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規模大、數量多。135個項目中,過億元項目24個、過千萬元項目54個,傳統制作技藝項目達到108個,均為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二是層次高、帶動力強。參與本次簽約的項目大多入選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湖南湘繡、景德鎮陶瓷、魯錦織造、揚州雕版印刷等都在全國和各地有著較高的影響力,這些項目的成功簽約合作,將會對提高社會資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參與度和熱情,起到有力的助推和示范作用。三是市場廣闊、發展前景好。本屆博覽會簽約項目,民間資本參與踴躍,社會資金佔比較大,很多項目涉及品牌加盟、新產品開發、出口加工、旅游產品訂購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發展潛力,體現了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關注。此外,為進一步豐富台兒庄古城的文化內涵,建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入駐台兒庄古城的非遺項目成功簽訂108個,其中國家級和省級非遺項目69個,有力推動了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深入開展。
上一篇: 《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正式頒布 |
下一篇: 生產性保護:讓非遺實現自我造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