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創建示范區為抓手
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河北省秦皇島市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況
秦皇島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皇帝名號命名的城市。下轄三區四縣、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7812平方公裡,總人口298萬。先後榮膺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等幾十項桂冠。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文化作為靈魂來塑造,作為精神來培育”的理念,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出一條符合秦皇島實際的發展模式。
(一)加強載體建設,推進服務設施網絡化。市級建有文化廣場、玻璃博物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市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均為國家一級館。四縣三區建有5個圖書館、6個文化館、7家專題博物館、9個數字電影院。北戴河奧林匹克大道公園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十大體育公園稱號。全市75個鄉鎮(街道)建有79個綜合文化站。65%的村、80%的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建設農家書屋856個。
(二)鑄造名優品牌,加快服務供給品質化。列專項資金設立了“文藝振興獎”。形成了以國際長城節、國際葡萄酒節為龍頭,以望海祈福旅游文化節、孤竹文化節等為代表的地域文化品牌。四縣一區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昌黎“三歌一影”走進上海世博,走出國門。建成京東第一家數字電影衛星地面接收站,率先在全省實現了農村公益數字電影放映全覆蓋。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設,建成基層服務點2013個。實施了“政府買單,百姓看戲”工程。
(三)優化資源配置,力促服務方式便捷化。市政府與省文化廳聯合印發了《繁榮秦皇島暑期文化的安排意見》,成功舉辦了第三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等大型文化活動35大項近300余場次。每年舉辦春節、“彩色周末”、音樂文化人等活動1782場。全市經常參加文體活動的人口佔全市總人口43.2%。市圖書館率先在省內實現新型智能圖書館管理系統更新和圖書自動借閱系統安裝,在河北省開辦了首家盲人圖書室。基本做到了“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常年不斷檔”。
(四)採取多種途徑,強化服務隊伍專業化。採取引進、發掘、培養等途徑,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長期活躍在基層的文化人才隊伍。全市現有基層文化社團504個,建立市、縣群文培訓基地177個。組建了市歌舞團、秦皇島交響樂團等一批較高水平文藝團體。建立完善了學校培養、在職進修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人才培養機制。創造優厚條件吸引外來人才,先後建成了五鳳樓藝術家工作室、趙貴德藝術館等10余家工作室。
二、幾點體會
(一)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前提。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打造文化強市的目標,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了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每年至少要聽取一次文化工作匯報,主管領導經常深入文化部門調研,實地解決各類問題,有力推動了文化工作健康開展。
(二)加大投入是搞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保障。幾年來,我市先後投資13億元建設了文化廣場、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秦皇島玻璃博物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市財政每年在預算中安排300萬元的文化產業發展資金和300萬元的文化事業發展資金及1300萬元的支持文化事業改革發展資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所需市級配套資金全部到位並列入財政預算。2009年我市人均文化事業費支出居全省第一。
(三)政策支持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市委、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一批對文化建設各方面具有長期指導意義的政策文件,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創建量化指標。各級政府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對涉文的建設用地、資金、項目審批等均予優先考慮。
(四)社會參與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積極提高文化活動的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水平。通過文企聯合、市場運作,多渠道、多方式吸引社會投資1.5億元,啟動建設了山海關民俗博物館等一批文化設施﹔承辦了河北省第二屆圖書博覽會暨“閱讀河北﹒書香港城”讀書節等一系列文體活動﹔推出了《天下﹒山海關》等一批大型文化演出。
(五)加強督查評估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制管理。建立了年度績效評估制度、行風測評、群眾滿意度測評末位誡勉制度。對重點建設項目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監督,市委、政府督查部門督導,文化、發改、財政等部門聯合驗收的監督考核機制。
三、下步工作
這次秦皇島市被列入全國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文化部、財政部《關於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的下發,特別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標准》為基層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標准和依據,符合形勢發展要求和基層工作實際。我們按照30條標准要求對照已有的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實事求是地編撰了《秦皇島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規劃》。目前我市已達到創建標准要求的有9條,接近創建標准要求的有8條,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創建標准要求的有13條。市委、市政府已下定決心,我們將舉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全力以赴,圓滿完成制度設計研究任務,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到2012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標准,並建立起長效機制。
一是實行課題式設計。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三宜”(宜居、宜業、宜游)濱海名城建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完善《秦皇島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規劃》。做到重要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進財政預算的“盤子”,重點文化項目進全市標志性工程的“籠子”,重大文化活動進全市品牌活動的“圈子”。
二是實行項目式管理。開展“求實創新年”活動,把創建的每一項任務都作為一個子項目分解,追求“三落實”(腳踏實地抓落實、下沉一級抓落實、帶著感情抓落實),施行“1+1”責任機制(每一項重大活動、每一項重要工作、每一個重點項目明確一名責任人),做到創建日常工作抓經常、階段工作抓具體、重點工作抓特色。
三是實行工程式推進。層層簽訂創建責任狀,制定“流程圖”和“時間表”。開展“五比五看”創建競賽,即比思路,看被採納了幾個好建議﹔比能力,看在工作中破解了幾個難題﹔比創新,看有幾項任務在全國形成了亮點﹔比效率,看確定的工作是否按時或提前保質完成﹔比貢獻,看有幾項工作群眾滿意上級滿意、為本市爭得了榮譽。
四是實行台賬式督查。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工程驗收督導組,依據進度台賬,對重大文化項目實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市委、政府督查部門督導,文化、發改、財政等部門驗收的監督機制,“以目標倒逼進度,以時間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實”,實地實時督導,提升整體執行力,以確保項目建設不走樣,資金配套不差錢,人員配備不含糊。
五是實行績效式考核。建立健全在黨委領導下的宣傳文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把文化發展目標納入我市《體現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實行“一事一主體、一事一考核”。強化制度建設,建立政策扶持、資金保障、人才支撐、考核評價等指標體系,用心構建“老少皆宜、各得其所、均衡發展、惠及全民”文化服務體系,讓文化享受真正溢於百姓笑臉上,也為我們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