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藝術司
藝術司
《咱們村裡的新鮮事兒》聚焦新農村
發布時間:2011-07-26 12:46 來源: 編輯:藝術司
信息來源: 2011-07-26
   7月3日晚,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的前廳裡早早聚滿了觀眾。“我們是從天津薊縣過來的,就為了看《咱們村裡的新鮮事兒》。”一位50歲左右的女觀眾說。一位來自北京房山的觀眾表示,雖然因為交通不便,看到一半就得往回趕,但他還是帶著一家老小興沖沖地趕了過來。7月3日至4日,評劇《咱們村裡的新鮮事兒》作為天津市入選2011年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的劇目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

  《咱們村裡的新鮮事兒》由《咖啡情》、《選舉之前》、《相親風波》、《家務事》和《葡萄園》5出小戲組成,均取材自當代農村生活,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山區農民的精神面貌和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中出現的新氣象。當晚,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易春英以精湛的演技,在《咖啡情》中塑造了一個通情達理、忍辱負重的普通農村母親形象,其唱腔剛勁動聽,具有濃郁的“劉派”傳統特色。在《選舉之前》中扮演老村長石有根的著名評劇生角演員王秋明,把一個在事業上充滿自信又肯於剖析自身缺陷的農村基層干部刻畫得入木三分。《相親風波》反映了農民工因維權與雇主發生的沖突﹔《家務事》頌揚了當代農民在建設新農村中表現出來的高尚風格與大局意識﹔《葡萄園》表現了在推廣農業新技術過程中發生的喜劇風波。戲劇界專家評論該戲“小戲曲大內涵,小制作大氣派,小劇團大作為”。觀眾范振杰認為:“這出組劇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演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讓人備感親切。”

  天津評劇院三團的前身是天津市薊縣評劇團,該團多年來一直扎根基層,始終堅持服務“三農”,平均每年演出300余場,深受廣大群眾歡迎,被親切地稱為“庄戶劇團”。2008年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先進單位。“我們在長期深入基層演出、同廣大農民接觸過程中,深切感受到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他們不僅愛看大戲、老戲,更喜歡看反映農村生活的新戲。農民經常提出要求,希望把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搬上舞台。”天津評劇院三團黨委書記奎向陽說。劇團把群眾的願望與要求作為動力,結合薊縣實際,從不同角度把新農村建設中涌現的新人新事、存在的焦點問題搬上了舞台。

  回憶這出組劇的排練過程,編劇之一的趙德明說,劇組人員發揚艱苦奮斗、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齊心努力,不顧疲勞,每天三班排練。炎夏酷暑下,演員們也從早到晚在排練場揮汗如雨,令人感動。

  該劇自2010年9月首演以來,已經演出140多場,天津評劇院三團團長王秋明表示,“‘庄戶劇團’演庄戶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後我們仍要堅持這個方向,多排演一些農民愛看的庄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