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當熟悉的唱段再次響起時,許多觀眾都難掩心中的激動,跟著節拍輕聲哼唱起來。作為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的參演劇目,9月10日,由國家京劇院復排的現代京劇《紅燈記》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此次復排由孫桂元執導,全部由青年演員擔綱主演,其中李陽鳴和馬力共同飾演李玉和,宋奕萱、陳靜、張佳春3位演員聯手出演李鐵梅。
新排《紅燈記》在保留原版的風格的同時,力求有所創新,在音樂方面,為了表達英雄激昂的情懷,重排時增加了管樂。現代戲更貼近生活,但對於年輕演員來說,他們從小學習傳統戲,很少接觸現代戲,因此李陽鳴坦言演好有壓力:“2005年出演現代京劇《平原作戰》可以說打下了基礎,此次能深入角色更要感謝老藝術家們手把手的教導,他們對藝術的嚴謹執著深深地影響了我們。”
“通過排演現代戲,反過來會促進傳統戲的學習。”陳靜說,現代戲中的言談舉止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需要深入人物的內心,表演動作也更加豐富,這些都是原來演出傳統戲時所缺乏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革命年代,曾經扮演過李鐵梅的劉長瑜老師就言傳身教,給我講一些當時的革命故事,講三代人的骨肉情和階級恨,讓我對劇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紅燈記》是我們的傳家寶。”國家京劇院院長宋官林說,從上世紀60年代演出至今,《紅燈記》一直是國家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影響了幾代人,很多唱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我們要讓《紅燈記》一代一代繼續傳下去。
紀女士是專程從河北趕到北京來看《紅燈記》的,她從網上看到了演出信息,就立刻訂了票。“聽到這些原汁原味的唱段,感到久違的親切,彷佛又回到了幾十年前。”而在現場也有不少年輕的觀眾,一位名叫謝亮的觀眾表示,他之前在電視上看過樣板戲《紅燈記》,這次親臨現場有全新的感受,劇情更緊湊了,更能吸引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