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藝術司
藝術司
藝術院團“國家隊” 推陳出新創佳作——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巡禮
發布時間:2011-09-27 11:41 來源: 編輯:藝術司
信息來源: 2011-09-27

 

    8月30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創排的大型世界風情歌舞《炫》即將開場時,北京保利劇院的大廳裡人聲鼎沸,售票處的服務人員不斷告訴人們“票已售罄”。而這種一票難求的景象,在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期間屢見不鮮。近年來,國家藝術院團把節目交給市場和群眾檢驗,多演出經典保留劇目,不斷推出新創優秀劇目,其多年積累的藝術成果及創作理念在本次展演中得到了集中展示。

    一流劇目獻給觀眾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擁有成熟的主創團隊,具備國內頂尖的舞蹈陣容,大型世界風情歌舞《炫》、中國歌舞《水墨中華﹒風》、民族音樂會《東方世紀行》,讓觀眾不出劇院就能領略世界各地藝術的魅力。當“踢踏舞王子”帕爾哈提站在《炫》的舞台上時,挺拔的身姿、有力的舞步引得台下尖叫聲四起。參與演出的還有知名歌手崔京浩、劉玉婉,西部歌王趙大地,以及四加一特色樂隊等,他們的藝術實力、演出功底讓觀眾嘆服。

    《四世同堂》被譽為“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中文小說”,國家話劇院憑借其實力成功排演了同名話劇《四世同堂》,自2010年首演以來,先後在台北、深圳、上海、青島等19個城市演出共計80余場,巡演總票房超過2000萬元。在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期間,國家話劇院還推出了由國話副院長、導演查明哲執導的直指當下社會現實生活的年度大戲《問蒼茫》,由國話副院長、導演王曉鷹執導的原創話劇《深度灼傷》及音樂話劇《肖邦》3部大戲。

    國家京劇院則拿出了5部新作參加此次展演。《漢蘇武》是根據蘇武牧羊的故事創作的新編歷史劇,《文姬歸漢》與《強項令》則是老戲新排,參加展演的還有《紅燈記》和《楊門女將》。國家京劇院院長宋官林介紹:“《楊門女將》是國家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而《漢蘇武》則是根據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全新創排的一個完整大戲。國家京劇院參演的5部戲,策劃、排演都廣泛征求老藝術家的意見,得到了他們的稱贊,也受到了劇院藝術骨干的歡迎。”

    以觀眾滿意為最終標准

    盡管民樂是傳統的,但中央民族樂團並不保守,該團團長席強深知,要想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必須使其符合時代需要、當代審美、百姓需求和市場規律。所以,在中央民族樂團的晚會上可以聽到由周杰倫《菊花台》改編而成的民樂新作,也能聽到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進行的“音樂對話”。中央民族樂團參加展演的4台音樂會選取了許多為觀眾所熟知的樂曲,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民族管弦樂的特點進行改編,賦舊曲以新聲。“民族音樂不應該隻是不斷地重復‘老三篇’‘老八股’作品,更不能為了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而庸俗媚俗、迎合市場。”席強說。

    在創作上,中國歌劇舞劇院近年來始終遵循“三貼近”原則,變“演什麼,觀眾看什麼”的思路為把觀眾需要擺在首位,將觀眾接受作為最終目標。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李小祥說:“我們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在作品的創排過程中大膽創新,演出過程中聽取觀眾、專家意見,多次召開研討會,演出結束後對觀眾抽樣調查,不斷對作品改進、完善、提高,對音樂、舞美、道具、服裝做多次修改,以觀眾喜歡、滿意、接受、認可為最終標准。”此次參加展演的大型情景歌舞晚會《四季情韻》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經典保留舞台藝術作品,從2006年到現在演出700多場,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經典”與“新創”並舉

    從激情燃燒的《卡門》和《阿萊城的姑娘》到溫文典雅的《大紅燈籠高高挂》,中央芭蕾舞團此次參加展演的劇目不僅“溫故”而且“知新”。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說,中芭現在是“三條腿”走路,既引進《卡門》等國外經典劇目,也在《大紅燈籠高高挂》、《牡丹亭》等劇目中探索中芭自己的風格,中芭還引進了“Workshop”芭蕾創意工作坊,為年輕演員提供展示才華、進行創新的平台和機會。

    今年,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展演劇目更加突出創新性,有兩部原創作品參演。其中,9月1日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由國交團長關峽作曲的《大地安魂曲》,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作曲家深入災區構思創作的。“我們遵循‘交響樂中國化,中國交響樂國際化’的藝術生產理念,並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外曲目並舉、提高與普及並重、面向市場、面向大眾、面向未來的工作思路和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牌樹形象、以經典立標高的發展策略。”關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