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75期
發布時間:2015-07-03 09:24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7-03
改革發展動態

375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6月30

說說藝術節——國內篇

※編者按※

藝術節是文藝工作者及藝術家、藝術愛好者之間交流與學習的重要渠道,是當地政府和組織為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欣賞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主要舉措,也是促進當地文化藝術消費,繁榮藝術品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提高自身形象的重要措施。本期和第379期《改革發展動態》分別介紹國內和國外影響力較大的藝術節,供讀者參閱。

※中國藝術節※

中國藝術節是具有全國性、群眾性的重要國家文化藝術節日。1987年秋,由中國政府批准,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藝術節,原則上每三年舉行一屆,節期為15或20天。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藝術盛會,所設文華獎是中國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藝術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所在省、市的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自1987年創辦以來,已先後在北京、雲南、甘肅、四川、江蘇、浙江、湖北、廣東、山東等地成功舉辦了十屆,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將於2016年在陝西舉辦。

中國政府和國家領導人歷來十分重視藝術節的工作。鄧小平同志親自為中國藝術節題寫了節名,江澤民總書記出席了第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並為第三、第四屆中國藝術節題詞,李鵬、李瑞環、李嵐清、丁關根、李鐵映、萬裡、薄一波等領導同志都曾經為藝術節題詞或出席藝術節活動。藝術節名譽主席、主席由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

※相約北京藝術節※

相約北京聯歡活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和北京市文化局承辦的大型綜合性國際藝術節,是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主題年活動的延續。繼1996年中國國際交響音樂年、1997年中國國際歌劇舞劇年、1998年中國國際美術年、1999年中國國際民族歌舞年等大型主題活動之後,中國政府從2000年起,開始舉辦“相約北京”聯歡活動,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二屆,吸引了世界各地100余個藝術團體和藝術展覽前來參加。

2015年4月23日至5月30日,第十五屆“相約北京”藝術節在京舉辦。在一個多月時間內,來自美國、拉美、法國、日本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42個大型表演藝術團、104個流行樂隊和DJ,舉行100余場室內演出和50余場戶外演出。據悉,今年的主賓國是美國。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國家級國際藝術節。從1999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其宗旨為吸引世界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藝術,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繁榮文化市場。

活動的內容包括舞台藝術演出、文化藝術展覽、群眾文化活動、劇目和各類藝術品交易等。美術展覽等各類文化藝術展覽、博覽活動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國際藝術節以舞台藝術演出為主,參演劇(節)目為國外優秀劇(節)目和有較高藝術質量、有較強民族特色的國內劇(節)目(包括香港特區、澳門地區和台灣省的劇(節)目)。

上海國際藝術節舉辦以演出節目交易為主的演出交易會。根據每屆情況也可舉辦其他專題藝術品交易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不定期舉辦國際性的藝術比賽或單項活動。

※亞洲藝術節※

亞洲藝術節(Asia Arts Festival)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國家級的區域性國際藝術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自1998年首次於北京舉辦後,至今已先後舉辦了十余屆。起初幾屆均在北京舉辦﹔自2004年開始,先後在杭州、長春、佛山、南通、鄭州、鄂爾多斯、重慶等地舉辦了亞洲藝術節。第14屆亞洲藝術節將於2015年11月8日至15日在福建泉州市舉辦。

亞洲藝術節的舉辦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體的亞洲文化形象,為亞洲各國的不同藝術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並促進中國和亞洲各國的文化交流。其宗旨為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再創輝煌,共同發展。在藝術節上,來自亞洲各屆的藝術家為觀眾們帶來了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精彩藝術節目。同時,藝術家們還走出劇場,到公園等公共場所進行表演,擴大了藝術節的影響力和親和力。

※香港藝術節※

香港藝術節於1973年正式揭幕,是國際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於每年2、3月期間呈獻約150場演出及逾250項和教育節目,致力豐富香港的文化生活。香港藝術節是一所非牟利機構,約三成經費來自香港特區政府的撥款,約四成來自票房收入,而余下約三成則有賴各大企業、熱心人士和慈善基金會的贊助和捐款。

香港藝術節每年呈獻眾多國際演藝名家的演出,例如:芭托莉、卡裡拉斯、馬友友、格拉斯、馬素爾、沙爾、巴裡殊尼哥夫、紀蓮、史柏西、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樂團及合唱團、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紐約市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翩娜.包殊烏珀塔爾舞蹈劇場、雲門舞集、星躍馬術奇藝坊、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莫斯科藝術劇院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等。

香港藝術節大力投資下一代的藝術教育。“青少年之友”外展計劃成立23年來,已為約700000位本地中學生及大專生提供藝術體驗活動。藝術節每年亦通過“學生票捐助計劃”提供近9000張半價學生票。香港藝術節每年主辦逾百項深入小區的“加料節目”,例如示范講座、大師班、工作坊、座談會、後台參觀、展覽、藝人談、導賞團等,鼓勵觀眾與藝術家互動接觸。

※澳門藝術節※

澳門藝術節是由澳門特區文化局主辦的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1988年3月舉辦第一屆,主要內容有:音樂、舞蹈、曲藝、戲劇、攝影展、書畫展及手工藝展。

澳門藝術節以“多元文化、世界風情”為主題,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個地區(包括澳門本地)的藝術團,把十八個演出項目帶到澳門,盡顯世界風情。表演項目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大型綜藝和視覺藝術展覽等。為方便市民游客的欣賞,讓市民及游客能更好地感受到環境與藝術相結合的氛圍,每年的澳門藝術節把演出場地盡量安排在不同區域及歷史文化景點。

除澳門著名文化團體參加外,還有韓國、印度、日本、新加坡、西班牙、英國、葡萄牙、中國等國家和台灣、香港地區參加。澳門藝術節已成為本地性與國際性相結合的文化藝術活動。每屆藝術節規模甚大,盛況空前。

據悉,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於5月1日到31日舉辦。本屆澳門藝術節以“此時?彼語”為主題,寓意藝術節打破既有的藝術界限,讓不同藝術媒介彼此對話,呈現藝術多樣性。

※台北藝術節※

台北藝術節是台北市政府自1998年起推行的重要文化政策,近年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共同承辦,是鼓勵年輕人創作,提供優秀藝術人才發揮創意,並整合相關藝文資源,展現藝術跨界合作豐富多元的重要平台。

2008年,台北藝術節重新定位,以創新、精致、多元為宗旨,秉持以質精為根本、以口碑為酵素的原則,提出Bravo Only的口號,凸顯表演藝術的當代性、創新形式及創新價值。每年夏天藉聚焦且密集的演出,推廣藝術教育的普及活動,給予市民質精深刻的美感體驗,為廣大民眾創造了這一代共同的美好記憶。同時,透過相關活動的舉辦,打開跨界合作的可能,活絡文創產業,促進台北國際觀光發展,將台北文化城市的形象推向國際社會。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孫萌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