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76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7月3日
一周重要新聞回顧
※要聞摘報※
中央全面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
建立健全國有文化企業兩個效益相統一的評價考核機制
7月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要著力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社會價值優先的經營理念,完善治理結構,加強績效考核,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要建立健全兩個效益相統一的評價考核機制,形成對社會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要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加強文化市場監管,不斷優化國有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環境條件。(來源:新華網7月2日訊)
新國家安全法公布 確保文化安全成亮點
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的國家安全法。其中,“確保文化安全”成新國家安全法的亮點之一。法律明確,國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掌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來源:中國經濟網7月2日訊)
※部委動態※
雒樹剛:做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有力支撐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海外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中心承擔著文化部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內容建設和設施建設任務,要成為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有力支撐。”7月1日,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部海外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中心調研時要求兩個單位圍繞對外文化工作的大局和中心任務設計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規劃。(來源:《中國文化報》7月2日訊)
第三屆中韓文化產業論壇在首爾舉行
6月30日,由中國文化部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韓文化產業論壇在韓國首爾舉行。中國文化部部長助理劉玉珠出席論壇並致辭說,文化產業合作是中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韓文化合作中最具有潛力與活力的部分。希望不斷拓展兩國文化產業的政策和信息交流,鼓勵和激發共同創作與聯合制作,密切和加深文化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中韓文化貿易的快速發展,聯手打造面向世界與未來的中韓文化產業合作模式,共同提升兩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來源:新華網6月30日訊)
※演企視窗※
原創當代新劇《春江花月夜》首演3場吸引觀眾近5000人次
6月28日晚,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的原創當代昆曲《春江花月夜》在上海大劇院最終落下帷幕。這3場演出近5000張戲票悉數售罄,不得不加座應對觀眾需求。早在演出正式啟幕前,國家大劇院、保利院線等國內10余家劇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中國香港西九龍藝術中心等境外藝術機構均已發來邀約,《春江花月夜》的市場前景一片美好,已初步排定2016年上半年赴北京、台北、高雄等地巡演。(來源:《文匯報》6月29日訊)
恩施大峽谷唱響實景《龍船調》
6月28日晚,中國最大峽谷山水實景劇《龍船調》在恩施大峽谷景區全新亮相,將在暑期和游客見面,由此拉開該劇2015年演出季帷幕。據介紹,《龍船調》由恩施大峽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達2.6億元,劇場用地240畝,總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全劇於2014年7月首演,演職人員達300多位,舞台上吊腳樓的規模和河道跨度都創下世界紀錄。(來源:《長江日報》6月30日訊)
※改革聚焦※
首個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場在京建立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30日發布消息稱,該基地今年內將建成中國首個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場並啟動運行,以全新的思路吸引世界各地的中國文物回歸國內市場。如今,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場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同時,基地還吸引了豐富的海外回流精品文物賣方資源、博物館及國有文物商店等買方資源,並形成了涵蓋保稅服務、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等綜合服務方向的“一站式”服務配套體系。(來源:中國新聞網6月30日訊)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舉行揭牌儀式
7月2日,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長沙舉行。據悉,2014年12月,湖南省委改革方案明確,整合湖南廣播電視台相關可剝離經營性資產和芒果傳媒有限公司,組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5月,湖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審議並通過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採取“一個黨委,兩個機構,一體化運行”戰略運作方案。新集團將圍繞“湖南衛視+互聯網+N”主題,打造融合傳播新體系,建成新型主流媒體。(來源:《湖南日報》7月2日訊)
※數據點擊※
2015上半年電影票房突破203億元
截至6月30日,全國電影市場2015年總票房超203億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137.43億元、前年上半年的109.94億元增幅分別達48%和85%。同時,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隻用了96天就突破百億元大關,是近年來用時最短的一年。今年1月至6月,各月票房入賬分別為26.31億元、41.34億元、29.14億元、41.12億元、31.90億元、34.33億元,與去年逐月同期對比增幅明顯,其中4月票房增長高達126%。(來源:《光明日報》7月1日訊)
※市場動態※
傳媒業或再現上市潮 新華網等5公司已預披露
日前,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網”)出現在證監會網站IPO預先披露企業名單中。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新華網此次擬發行新股519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募資14.98億元。目前,包括南方出版傳媒、南航傳媒、讀者傳媒、新華文軒、江蘇可一在內的5家出版傳媒企業已進行IPO預披露。而傳播文化行業的江蘇廣電、知音傳媒,廣播電影電視業的萬達院線、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金逸影視也均在證監會IPO排隊企業名單中。(來源:《南方日報》7月1日訊)
※文化產業※
福州出台動漫游戲扶持獎勵辦法
福州市日前出台《福州市動漫游戲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根據該辦法,凡在福州申報,並獲得省廣電局發行許可證的原創動畫片,在央視所屬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的動畫片每分鐘獎勵600元﹔在福州電視台、福建電視台所屬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每分鐘獎勵300元﹔在其他省級電視台所屬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每分鐘獎勵200元。動畫電影在院線上映一年內票房收入分賬在2000萬元以上的,擇優給予該企業獎勵,每部作品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來源:《工人日報》7月1日訊)
重慶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6月29日,重慶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並舉行授牌儀式。據悉,重慶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注冊資本金10億元,是市級國有文化企業,其業務主要包括:投資國有文化集團的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新興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優質項目﹔面向社會投資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新興文化產業項目和創新型文化服務業項目﹔運營重慶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吸引各類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等。(來源:《重慶日報》6月30日訊)
西藏發布著名商標文化企業 三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榜上有名
近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對榮獲“第八批西藏自治區著名商標”的23家企業進行表彰,一次性獎勵10萬元。西藏自治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西藏崗地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西藏藍雪工貿有限公司和西藏朗賽經貿有限責任公司三家著名商標文化企業榜上有名,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推行品牌戰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來源:西藏自治區文化廳)
※地方動態※
北京公布本年度首批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
繼去年評選了兩批市級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後,北京市委宣傳部近期組織開展了《2015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第一批)》的征集評審工作。經廣泛征集、部門推薦和專家評審,共有包括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滾蛋吧,腫瘤君》在內的30個項目入選。作品涵蓋舞台劇、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出版物六大類。(來源:《北京日報》6月29日訊)
※標題新聞※
◆文化產業增加值佔東莞GDP比重將達5%(來源:《南方日報》7月1日訊)
◆互聯網+國產動漫=動漫強國?(來源:《天津日報》7月1日訊)
◆專家:河南文化產業大有可為(來源:《大河報》7月1日訊)
◆實體書店:要政策扶持也要轉型發展(來源:《中國文化報》7月1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孫萌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77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7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