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黨建工作 > 基層黨建
基層黨建
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指導文化建設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體會
發布時間:2015-10-29 10:18 來源: 編輯:機關黨委
信息來源: 2015-10-29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創造性地揭示了國情實際、時代特征,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踐發展的新課題。講話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歷史與邏輯的統一,貫穿著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推向了一個新境界,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斗目標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第一,講話鮮明地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我們善於運用歷史唯物主義這把金鑰匙,不斷深化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趨勢,包括文化發展規律和趨勢的認識。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歷史發展問題的哲學總說明,是共產黨人認識與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的思想武器。總書記說,既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所顯現出來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資本主義內在矛盾不可克服的歷史趨勢,同時又要實事求是地看到資本主義現在還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關於如何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三十年的問題,他強調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這些論述都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典范。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要求我們要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行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當前尤其要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我們要學習和掌握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一重大戰略判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要求我們要學習和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推動事業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具體到文化領域,要求我們必須用歷史唯物主義來不斷深化對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特別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戰略主張,指明了我國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和發展路徑。對這條道路與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我們黨堅持的文化發展道路的關系,很多人在認識上還比較模糊。有的人認為,“改革開放前我國文化領域存在很多‘左’的錯誤,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與原先發展道路切割後開辟的新道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否定之前的發展歷史。有的則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主張導致文化領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文化成為市場的奴隸等等,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背離。這些認識將改革開放前後關於文化發展道路的探索完全對立起來、割裂開來,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事實上,這兩個時期的發展是不能互相否定的。認真對照兩個時期的發展道路,可以發現,革命和建設時期積累的很多文化建設的經驗,比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等等,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探索過程中得到了繼承和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時代條件、社會存在基礎上對原有發展道路的堅持、改革與發展。

  第二,講話鮮明地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我們切實提高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戰略思維的能力。

  辯證唯物主義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概括,是共產黨人觀察、分析、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總書記的講話處處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一是講話立足於矛盾普遍存在的規律,堅持了全面觀點。比如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上,他強調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工作部署上,他強調既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要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二是講話立足於“事物不但作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為過程而存在”的規律,堅持了發展的觀點。比如總書記強調,“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我們都要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決不能有絲毫動搖”。三是講話立足於“事物不但作為矛盾而存在、作為過程而存在,而且作為系統而存在”的規律,堅持了全局觀點。總書記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准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他反復強調,要“觀大勢、謀大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我們必須切實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要認真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中把握事物發展規律。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打破迷信經驗、迷信本本、迷信權威的慣性思維,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要既抓住重點又統籌兼顧,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既熟悉國情又了解世界。

  具體到文化領域。比如看待院團改革,要堅持辯證的思維,既要看到它面臨的有利條件,比如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有一支較強的隊伍,形成了一系列出人出戲的經驗,同時也要看到面對的挑戰,比如受眾審美習慣出現的重大變化、市場發育還不完善、院團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等。要堅持運動的觀點,樹立創新的思維,既看到院團改革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和壓力,同時又要認識到不改革不行,改革沒有回頭路。隻有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才能重新煥發生機。要堅持系統的觀點,增強戰略思維,要看到院團改革發展到今天,靠單打獨斗已經不行,不能就院團改革謀劃改革,必須綜合施策,通過財政、教育以及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來全面推進才能實現根本性突破。

  第三,講話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要求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扎實推進調查研究工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無論是在地方任職還是在中央工作,他都將調查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要,作為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做好調查研究,必須要找准問題、有的放矢﹔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的勇氣。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證調查研究經常化。

  近年來,文化部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將調查研究作為轉變工作作風、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推動調研工作在統籌協調、制度化常態化建設、調研的廣度深度、調研成果數量質量、調研成果的轉化利用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新飛躍。下一步,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通過全面加強調研工作的統籌規劃、完善調研工作聯絡員制度、推動調研工作聯系點和研究基地建設、努力促進調研成果的交流共享和轉化利用等措施,推動文化系統調研工作再上新台階,為提升文化改革發展科學化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智力支持。

  

                                                 汪建根供稿(學員單位:文化部政策法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