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佛山秋色”是廣東佛山民間以慶豐收為主題的大型綜合性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起源於兩晉時期,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定名為“秋色”,是世代形成的具有嶺南文化、地域特色的風土民情,是佛山鄉土藝術、風俗藝術的展現,更是佛山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的集中展示。2008年,“佛山秋色”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1月4日至5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佛山市政府主辦的“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動”在佛山舉辦,圍繞“品味佛山﹒秋醉嶺南”主題展開。時隔三年之久,首次重啟的佛山秋色巡游活動萬人空巷、觀者如潮,“佛山秋色”更成為小紅書等各大社交平台高頻熱門詞。統計數據顯示,佛山秋色巡游兩晚共吸引46萬人次到場觀看,為中心城區禪城區帶來33萬人次流量,西樵鎮街巡游分會場有13萬人次參與。
自2011年起,佛山市固定於每年秋季在佛山祖廟歷史文化街區舉辦佛山秋色活動。2016年至2019年,佛山秋色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與佛山市政府聯合主辦,並提升為“廣東(佛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動”,每年均能吸引幾十萬人次到場觀看。舉辦至今,佛山秋色系列活動已成為中外聞名的嶺南廣府文脈標識,是增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特色品牌,也是佛山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台。
今年,佛山秋色系列活動以“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動”的全新面貌回歸,集非遺展示、巡游表演、民俗活動、城市交流等於一體,將傳統與現代元素有機融合。活動設置“食﹒非遺”美食展、祖廟秋祭、鄉飲酒禮、秋色賽會、秋色巡游、“聽見﹒非遺”音樂會、新疆伽師縣藝術團專場演出七大板塊,讓人們能看、能吃、能聽、能玩。佛山秋色系列活動的舉辦,在傳承嶺南廣府文脈之余,推動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謳歌新時代、展示新氣象。
上一篇: 茂名:以“墟”為媒,農文旅商齊上陣奏響城鄉融合發展新樂章 |
下一篇: 粵港澳大灣區文採會東莞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