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日前,2025年“嶺南粵劇周”系列活動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劇場開幕。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文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辦,深度展現粵劇粵曲的經典魅力與創新活力。
本次“嶺南粵劇周”系列活動包括粵戲方興、粵聲潮集、粵藝漫談、粵韻珍展、粵彩游蹤5大主題,共28項活動,匯集粵韻同聲、紅豆生輝、穗港澳粵劇日、粵劇嘉年華四大子品牌,旨在打造立足荔灣、面向灣區、輻射全國的粵劇粵曲活動品牌,展現粵劇粵曲文化(荔灣)生態保護區建設風採,推動粵劇粵曲傳承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活動以少兒粵劇傳承基地節目《小小紅豆展英姿》開場。粵劇“小紅豆”們通過末、生、旦、淨、丑、外、小、夫、貼、雜十大行當的表演,生動展現粵劇角色陣容和角色特點。同日,嶺南粵劇周首場活動——《醉紅歲月》紀念紅線女誕辰100周年暨粵劇紅班創辦40周年專場演出精彩上演,倪惠英、郭鳳女、黎駿聲、蘇春梅等粵劇藝術家同台獻藝,通過經典唱段展演,致敬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為粵劇傳承做出的卓越貢獻。一級編劇、導演鄧原現場講述紅線女創辦粵劇“紅班”的感人故事。
據悉,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1月30日。活動期間,經典劇目展演、粵藝名家課堂、粵劇主題展覽、粵劇手工體驗等活動輪番登場。既有粵劇名家攜經典選段登台亮相,也有非遺傳承人親授唱腔技巧,讓傳統技藝在互動中薪火相傳。創新融合劇目打破傳統邊界,以現代舞台技術呈現嶺南故事,並秉持文化惠民初心,創新構建“街頭可看、講堂可學、劇場可賞”的多層次沉浸式體驗場景。
“粵音繞福台”“園聽粵聲揚”“荔水映粵韻”“梨園群英會”等主題的粵劇曲藝私伙局活動也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文化公園、荔枝灣大戲台、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等地持續開展。主辦方還策劃了“慶全運 游荔灣 尋粵跡”粵劇主題城市漫步打卡路線,串聯粵劇藝術博物館、李小龍祖居、鑾輿堂、八和會館等粵劇特色文化地標,帶領市民游客循著地圖路線,探索城市肌理,品讀粵劇魅力,推動“體育+文旅”深度融合。
荔灣區作為粵劇粵曲文化發源和傳承的核心區,成功創建省級粵劇粵曲文化(荔灣)生態保護實驗區,大力促進傳統文化、城市經濟發展和粵劇粵曲文化生態和諧互動,探索出一條傳統文化賦能城市更新的特色路徑。
目前,荔灣區有5個粵劇粵曲非遺代表性項目、9位粵劇粵曲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超20個粵劇粵曲活動陣地和超50個民間自發的粵劇曲藝組織,每年舉辦超千場粵劇粵曲展演活動。近年來,荔灣蟬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粵曲)”稱號,出台《粵劇粵曲文化(荔灣)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2021—2030年)》等政策文件,推動廣東少兒粵劇團成立,粵劇精品迭出,為粵劇傳承注入新鮮血液。(譚志紅)
| 上一篇: |
| 下一篇: 嶺南非遺綻放十五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