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四川
四川
建美好鄉村,四川喚醒沉睡資源
發布時間:2024-07-12 09:0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7-1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在四川,鄉村文旅融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離不開對資源的深挖、細研、活用。 

  身穿民族服飾、妝容精致、體驗旅拍的年輕人隨處可見,悠然品茶的游客坐滿了精品鄉村院壩,拿著風箏的孩子們在花海中奔跑……近日,一大波“上新”鄉村文旅活動在四川各地火熱開啟,吸引游客走進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近年來,四川鄉村旅游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文旅資源成為各地鄉村旅游活動的內容支撐和農文旅結合的重要抓手。

  “實在不好意思,已經沒有房間了。”這是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石板村山有木兮精品民宿負責人陳笑羽在“五一”期間重復得最多的一句話。

  “如果時間退回幾年前,這是當地村民無法想象的畫面。”據大石板社區婦聯相關負責人透露,以前村裡不少房屋都是土坯房,基礎設施也不完善。2019年,當第一家民宿在大石板村開門迎客時,村民大為不解——村子連年輕人都留不住,吸引外地人來旅游豈不是天方夜譚?

  然而,在以陳笑羽為代表的首批民宿經營者看來,大石板村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旅游資源豐富,村民大多“隻緣身在此山中”並未發覺。2020年,在以民宿主導村域產業的思路下,大石板村圍繞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積極探索“三權分置”,因地制宜構建起“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轉換”新機制,大力發展精品民宿集群。目前,大石板村共有232戶民宿,村裡的文化旅游業態也日趨多元,村民在家門口支起了小攤,僅彝族傳統服飾旅拍店已就擴展到30多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在四川,鄉村文旅融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離不開對資源的深挖、細研、活用。

  如今在中國石刻之鄉——資陽市安岳縣,“石刻裡的鄉村”口碑日益響亮。“如何讓慕名而來的游客深層次認識安岳,鄉村旅游成為重要抓手。”據安岳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帶給游客多維度的體驗,安岳縣分別依托臥佛院景區、圓覺洞景區、毗盧洞、華嚴洞等景點,構建了八妙臥佛旅游區、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安檸石光”巴蜀文化體驗區等帶狀串聯的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在推進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四川各地通過實施“田園變公園、鄉村變景區、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等方式,既引來了游客,還為廣大農村群眾找到致富增收的新路徑。

  今年春節期間,位於華蓥市祿市鎮月亮坡村的蜜梨之心風情園每天都能接待近500名各地游客。“大家的農產品有了更好的銷路,還能在風情園找到工作。”廣安天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風情園務工人員已有50多名,大多是本地人。隨著鄉村群眾從事旅游業態的熱情愈發高漲,華蓥市目前已有家庭農場10個、農家樂26家、鄉村旅游特色業態12個,發展農民專合組織168個,成功創建“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市”,農民發展鄉村旅游人均增收2072元。

  位於內江市東興區新華社區的黃泥嘴大院,自2023年4月啟動修繕工作以來已搖身變為精品特色小院。“院壩寬敞了,庭院整潔了,郁郁蔥蔥的花壇菜園讓人賞心悅目!”大院風貌的改善,讓當地居民鄭邦楊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由於常年在外務工,鄭邦楊家的閑置農房成了香餑餑:專業團隊設計改造的農家樂,可為游客提供吃飯、喝茶、休閑等服務。據悉,按照流轉協議,鄭邦楊每年能獲得2萬余元的租金收入。

  “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求我們必須走出固有的鄉村發展思路,真正從鄉村本位出發,探索出一條鄉村崛起的可持續路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於2022年12月印發的《四川省鄉村旅游提升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四川將經過4年努力,建設成為獨具四川特色的全國知名鄉村度假旅游目的地。截至2024年上半年,四川省有鄉村旅游景點1452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5個,天府旅游名村90個,上百萬名群眾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受益。(付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