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詩酒,右手安逸﹔千年文化,現代田園。9月5日,中國旅游報社記者跟隨中宣部組織開展的“活力中國調研行”四川主題採訪活動來到四川省遂寧市,感受“詩酒射洪”與“安逸安居”融合帶來的文旅新體驗。
走進遂寧市射洪市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區,一路綠蔭環繞,彌漫著酒糟的香味,明亮的生態釀酒車間展示著泥窖維護、蒸餾摘酒等工序。芳樽酒堡前的空地裡,“舍得詩酒情”酒文化實景秀展現著豪情與詩意:穿著紅布衫的演員舉著粗陶酒壇,仰頭“飲”罷,高聲吟起“舍杯中風雲快意,得酒魄干坤酣然”﹔台下游客拍手應和,端起酒杯與演員“隔空對飲”。
拐進泰安作坊,明清窖池整齊排列。“沱牌曲酒傳統釀制技藝經過唐代春酒、明代謝酒釀酒工藝發展而來,在明清時期走向成熟。”講解員楊沙指著窖池旁深達11米處的沱牌古井說,“它滋養了最早的一口沱牌酒,見證著釀制技藝的傳承。”
射洪構建的“上游種植、中游釀造、下游旅游”的酒文旅全產業鏈,正充分釋放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區的輻射帶動效應。“2024年,全球先鋒度假品牌——地中海俱樂部項目落地射洪,以產業驅動為目的、以舍得文化為核心,打造世界級酒旅度假小鎮。”舍得文旅總規劃師郭曉勇透露,將於2026年至2028年分別呈現兩到三個子項目,酒店及文化街區將於2029年全面呈現。“屆時酒旅度假小鎮的客流量將從目前的20萬人次提升到百萬人次以上,形成‘工業生產+文化體驗+國際度假’全鏈條模式。”
從詩聖杜甫筆下的“射洪春酒寒仍綠”,到街頭巷尾傳唱的“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印證著射洪酒脈文脈的綿延不絕。作為子昂故裡,射洪還立足子昂詩歌文化和沱牌舍得酒文化核心資源,通過虛擬場景與現實美景交融、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方式,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詩酒文旅IP,同步建設以唐宋建筑為主的古裝影視基地,打造涵蓋現代、民國、未來等多元主題的拍攝基地,全面構建“詩酒韻、射洪味、國際范”的詩酒文化深度體驗目的地。
在遂寧市安居區常理鎮海龍村,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以安逸的田園風光迎接來客:村民悠然打理著自家的庭院,孩子們在田野間奔跑嬉戲,游客的汽車後備箱中為“一桶油、一瓶酒、一袋米、一罐桃”等土特產留出位置。
復古搪瓷盆、老式糖果玻璃罐、聽筒電話機……記者注意到,一片綠意中,園區打造的供銷社場景中聚集了不少游客。
“我們推出大禮堂、農耕博物館、沼氣文化館等20世紀70年代特色文化場館,希望能讓游客在這裡找回歷史記憶。”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管委會主任陳小兵介紹,園區引進了種養、游樂、餐飲等業態,未來還將圍繞銀發經濟聯動中醫院打造康養產業,帶動景區人氣、商氣齊升。
懷舊思緒還未褪去,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的另一重魅力由謝婆婆涼粉、海龍芋兒雞、凱歌桑葉菜等鄉村美食呈現。“雞是自家竹林下養殖的土雞,抄手是一家人手工包的,加上鐵鍋柴火烹飪,不少客人專程來吃呢。”盧記雞湯抄手老板盧洪春是返鄉創業的“新農人”。3年前,盧洪春看到海龍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契機,學習取經後從餐飲“門外漢”變身農家菜能手,“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一同努力讓海龍村成為游客喜歡的地方、常來的地方。”
“8公裡低空航線票價僅198元,讓游客在天空俯瞰田園大地景觀。我們在節假日還引進了直升機、熱氣球等新業態,讓低空觀光成為新時尚。”講解員柏秋菊話音剛落,身旁的游客發出一聲“性價比真高”的感嘆,隨即咨詢起項目體驗細節。柏秋菊補充道,園區還開設了無人機教學、農田科研等體驗場景,成為傳承農耕文化、教授農耕技藝的大課堂。
截至8月31日,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今年累計接待游客86.3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性收入超6368萬元。
如今,“詩酒射洪”的千年醇香和“安逸安居”的田園清風緊緊相擁,兩地正以“強強聯合”的姿態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讓每一位走進遂寧的游客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潘陽薇 白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