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奏響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協奏曲”
發布時間:2022-07-01 11: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7-01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近日下發《關於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對深化推進中國傳統工藝振興、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工作進行再部署,引發山東各界廣泛關注。文化大省山東有數不盡的傳統工藝資源,近年來秉承創新突破理念,山東在摸清底數基礎上,探索多方參與傳統工藝振興的新路徑。如今在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征程上,山東多數傳統工藝項目實現科學保護、有序傳承、可持續發展,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抓手。

  科學保護

  找准現代生活應用場景

  進入暑假,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老街長巷景區迎來客流高峰。景區南側不遠處,即是黃河大堤。數百年來,黃河深刻影響著鹽窩鎮的文化生態,給當地民俗留下抹不去的印記。

  “老街長巷景區主打非遺體驗。傳統民居能保則保、應保盡保,改造成當地非遺項目體驗館,這是景區探索非遺活化保護的必由之路。”鹽窩鎮黨委書記李建設介紹,鎮上傳統工藝資源豐富,著眼鄉村振興的目標,鹽窩鎮對特色美食等進行再包裝,在景區打造原生態體驗場景,既找到了文化傳承的陣地,又為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傳統工藝的科學保護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化館等多次組織傳統工藝資源調查,聯合高校等力量,及時掌握工藝傳承情況,記錄發展脈絡。

  在做好基礎性整理記錄工作的同時,山東尤為關注傳統工藝項目的“應用模式”。

  “融入時代,與當下生活接軌,就是最高效的保護手段。”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劉朋鑫說,傳統工藝的生命力在群眾中間。群眾需要,傳統工藝便能發展長久。這幾年,從傳承人群培訓到各地項目的申報或者專題研討,山東堅持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如何讓傳統工藝煥發時代光彩”。

  項目影響力和知名度對傳統工藝振興具有促進作用。今年起,適應信息時代媒介傳播規律,山東省文化館對館藏數字工藝資源進行網絡展播。這項名為“光影中的非遺”的影像展,遴選2015年以來山東重點記錄的傳統工藝傳承人影像,展示他們鮮為人知的工作與生活場景,吸引大批年輕人關注。

  有序傳承

  建設一批“不走的隊伍”

  2019年至今,日照市莒縣的群眾張長美,一直在縣城的“世唯一”非遺工坊上班。依靠所學的傳統繪畫工藝,張長美為非遺工坊的圍巾產品繪制手工圖案,月均收入5000元。

  在莒縣不遠處的日照市東港區三庄鎮,許秀玲憑石雕石刻工藝,一天工作8個小時,月收入3500元。今年已50多歲的她,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也對當地文旅部門的培訓深表感激。

  日照是山東最早一批探索非遺工坊建設的地市。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梅告訴記者,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是傳統工藝在基層振興的關鍵。過去幾年,日照各級文旅部門搭建培訓和成長的平台,主要受眾是生活在鎮村的老百姓。非遺工坊堅持政府支持、市場主導、各方參與的原則,集傳統工藝項目傳承、展示、銷售功能於一體,為項目傳承發展積蓄了新生力量。

  健全有序的傳承體系是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的必備要素。近年來,山東超前謀劃、科學定位,聚焦部分傳統工藝沒人學的瓶頸,引入市場力量,以“美好的市場前景”激勵更多人加入傳承隊伍。

  在濰坊市奎文區東上虞社區,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等聯合探索“社區群眾集中變為傳承隊伍”的路徑。其間,當地發揮“東上虞手工藝合作社”文商平台作用,建立技藝培訓、產品制作、創意開發、推廣銷售直通車模式,為社區經濟轉型開拓新的發展空間。目前,東上虞社區每年有上百人定期參加傳統工藝培訓課程。

  可持續發展

  強化全流程要素保障

  山東對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的計劃仍在穩步實施。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江濤認為,傳統工藝振興與發展是系統工程。工藝傳承人和參與保護的群眾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工藝不走樣,保持核心內涵,適應市場需求。政府相關部門要做的是,強化各個環節的保障力度。比如,將符合要求的傳統工藝納入文旅惠民消費季平台,搭建展會交流展示平台,擴大項目知名度。

  6月底,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齊魯(鄒城)基地精品展館對外開放。展館專設“匠心手造”板塊,對近年來當地賦能鄉村振興效果顯著的傳統工藝,進行集中展示推介。

  “新時代推動傳統工藝振興,應緊密聚焦市場需求,提升優勢傳統工藝企業的發展活力,鼓勵相關企業合理利用開發傳統工藝資源,為當地經濟發展助力。”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勝說,未來鄒城將在打造傳統工藝產業鏈上下功夫,加強品牌建設,支持開展傳統工藝培訓。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表示,“十四五”時期,山東將繼續發展壯大基層傳統工藝振興隊伍,把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返鄉大中專學生等吸納進來,增強傳統工藝自我發展能力。同時,引導返鄉下鄉人員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長,發展傳統工藝、文化創意等產業。鼓勵技藝精湛、符合條件的中青年傳承人申報並進入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形成合理梯隊,培養高水平工匠隊伍。(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