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臨沂:以沉浸式小劇講好紅色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16 09:3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16

  春暖花開,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常山庄村的紅嫂家鄉旅游區迎來了大批游客。多部紅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與觀眾“面對面”,令景區古院落裡人氣爆棚。

  作為革命老區,山東臨沂把沉浸式情景小劇作為發揚沂蒙精神的重要載體,創新群眾文化產品供給,活化紅色教育方式,提升文化和旅游品質性、體驗性及個性化服務水平,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為叫響“紅嫂”紅色文旅品牌,紅嫂家鄉旅游區創新打造沉浸史詩劇場《沂蒙四季﹒紅嫂》,由山村劇場和紅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兩個部分組成。演繹沂蒙民兵英勇斗爭故事的《民兵連》、展現隨軍醫生與普通戰士深厚情誼的《戰地醫院》……在紅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中,救傷員、攤煎餅等戰斗生活場景被高度還原,在演員引領下,游客走進劇中情境,沉浸式領略崢嶸歲月裡的英雄壯舉。此外,山村劇場演出依托常山庄村原生態結構搭建舞台,運用環境戲劇理念引導觀眾互動參與,通過串聯“乳汁救傷員”“火線橋”等故事,再現“沂蒙紅嫂”的感人事跡。

  據介紹,《沂蒙四季﹒紅嫂》系列演出最大的亮點就是“當地人、用當地話、演當地事”。如何保障演出的常態化與吸引力?沂南縣堅持以黨政為主導、以市場為主體,成立沂蒙四季﹒紅嫂藝術團,該藝術團所聘用的32名演藝人員中,有28名是本地文藝愛好者。在故事創排環節,沂南縣文化館充分發揮公共資源優勢,全程參與演員招募、演藝培訓、演出指導,為劇目打造提供多元支撐。該縣馬牧池鄉北村村民楊素華就是在沂蒙四季﹒紅嫂藝術團招聘時被選中,又經過一個多月的表演強化訓練後,成為一名簽約演員。“我現在不離土不離鄉,有了穩定收入,圓了表演夢,生活幸福指數很高。”她說。

  為保障沂蒙四季﹒紅嫂藝術團長期運營,沂南縣將該團納入“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政府購買演出服務中,全年保障演出場次不低於60場,每場給予補助3000元﹔同時,圍繞《沂蒙四季﹒紅嫂》項目爭取上級財政資金2000多萬元,撬動社會資本5000多萬元,形成了多方合力,亦激發了運營主體活力。

  開創多元融合業態格局

  紅色沉浸式演出的打造,既是常山庄當地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實踐,也是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拓展群眾增收渠道的有力抓手。依托老房子、老院落,紅嫂家鄉旅游區目前繼續打造《王煥於的故事》《苦蓮樹》等沉浸式小院演出,預計近期小院數量將增至10處,並與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沂蒙紅嫂紀念館等連為一體,實現紅色教育資源集聚融合。

  近些年來,《沂蒙》《斗牛》《鐵道飛虎》等多部影視劇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攝。依托眾多影視劇組前來取景的優勢,常山庄村成立影視服務部,建立群眾演員登記管理制度,精准對接影視拍攝和沉浸小院演出需求,同步豐富了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老百姓帶來收入增長。目前,常山庄村附近常年從事群演行業的村民達500多人。而作為抗戰模范村,常山庄村還建有由沂蒙紅嫂紀念館等組成的愛國主義教育區、串聯各類紅色景點的研學旅行設施,吸引了大批黨政干部、中小學生等前來接受紅色教育。據介紹,自2021年以來,山村劇場、紅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累計吸引觀眾6萬余人次,通過與影視拍攝、研學、餐飲、民宿等一體化發展,拉動了景區客流,拓展了消費業態,也極大彰顯了歷史文化的當代價值。

  常山庄村還結合重要節點開展紅歌快閃、民俗體驗等特色活動,新增木版畫、葫蘆烙畫等非遺體驗項目,構建了集旅游演藝、主題展示、文創開發等於一體的產業鏈條,延長了游客逗留時間﹔同步推動所在片區成立建筑施工、物業保潔等15個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動群眾積極融入《沂蒙四季﹒紅嫂》項目建設,帶動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

  拓展文旅惠民形式與路徑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性文化產品供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臨沂市推廣“沂南經驗”,舉辦全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暨沉浸式情景小劇創演推廣培訓班,印發《臨沂市推廣沉浸式情景小劇創作演出實施方案》,實施“百部沉浸式情景小劇”創演工程,計劃利用5年時間推出100部情景小劇,著力提升文化惠民演出的品質和水平。

  反映“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我還不能走》、宣講良好家風的《婆婆也是媽》、展現關愛幫扶孤貧兒童的《沂蒙無孤》……1月底至2月初,臨沂市從2022年全市沉浸式小戲小劇評選活動中遴選出20部優秀劇目,舉辦群眾性小戲小劇展演,並與“臨沂年味”新春文旅活動、“黃河大集﹒沂蒙山會”等主題活動結合,豐富惠民形式與路徑,為群眾送上高質量文化大餐。與此同時,臨沂市圍繞均等化、多元化、品質化供給需求拓展公共文化服務觸角,豐富優秀文化傳播載體,打造文旅融合新亮點。

  如今,在臨沂市一些景區及博物館、紀念館,沉浸式小戲小劇演出與研學旅游、紅色教育等文旅業態深度融合,釋放出“1+1>2”的效果。

  臨沂市河東區黨性教育基地管理服務中心教學培訓科科長袁金鳳介紹,該中心把快板教學、紅歌教唱等多樣化形式融入講解中去,引導學員在對歷史事件的“參與式”學習中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陳毅舊居教學點,基地推出情景小劇《河灣情》,再現解放戰爭時期新四軍在前河灣村的戰斗片段及村民擁軍支前的生動故事。通過體驗、互動等方式,更多參觀者走進紅色景區、展館,帶動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火起來、紅色基因傳下去。(孫叢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