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眼前一亮的非遺特色產品太多了,哪件都想入手。”“一秒‘來到’現場,竟能360度跨時空體驗非遺。”……10月17日至21日,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簡稱“非博會”),展陳新穎、內容豐富、呈現專業,可謂“移步換景”。在此,非遺傳承人、業界專家乃至新媒體平台、旅游企業、技術服務商開展深度交流,觀眾更是體驗了一場非遺主題的“深度游”。
連接現代生活 非遺引領新時尚
“放在手上掂一掂,60根扇骨的扇子相較一般的扇子會更有彈性,連風都轉起來。”制扇技藝(王星記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孫亞青解說道。她的身後,作為第19屆亞運會特許商品的作品《亞韻》自有“中國禮扇”之姿,身側的國粹京劇臉譜系列、茶文化系列,或於厚重中展新韻,或於俏麗中凝巧思。
“我們既要展現工藝之美,又要刻繪出文化之美,讓人們知道扇子不光可以扇風,還是一個文化符號。”孫亞青制扇已有近50年,堅持帶領團隊大膽跨界。這幾年,他們與服飾、動漫、食品等領域合作開發伴手禮,還進入美妝、婚慶領域,拓展使用場景。“我們正在開發‘品字標’,就是要將制扇做出標准、強化品牌,讓中國扇走向世界。”孫亞青說。
本屆非博會設置“美在生態更生動”“美在匠心更創新”“美在鄉村好光景”等板塊,共有211項非遺代表性項目、100余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好看好玩又好用的非遺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在“美在匠心更創新”板塊,鶴慶銀器鍛造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樹坤創作的“蟾蜍”主題作品有了新歸宿。“遠看以為是個擺件,近看發現是茶壺。家裡擺放或泡茶待客皆相宜。”主理著一間茶室的濟南市民丁先生現場訂購了這件作品。
李樹坤告訴記者,在家族傳承之外,現在以師帶徒的方式向鄉民、牧民和各地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傳授技藝,相關產品的年產值近600萬元。
在“美在生態更生動”板塊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火爆“出圈”的福建泉州“簪花圍”來到泉城,引得觀眾爭相“打卡”。“現場制作簪花圍最快也要10多分鐘,為方便大家體驗,這次我們帶來了成形版和假發、花串等,可直接佩戴,不影響發型。”蟳埔女習俗傳承人黃麗泳介紹,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能體現蟳埔女的性格和祝願。
傳承充滿活力 非遺“綻放”新一代
專業而不乏活潑、創新而不失底蘊、親民而不減品質,青年群體的踴躍參與讓本屆非博會充滿青春氣息。
在“美在創意與共享”板塊,雲南大學展區內一款名為“喜上眉梢”的套杯組件成了爆款,展出第一天就迎來補貨。這款產品由4個杯子和1個杯架組成,杯子內壁為梅花形,把手印有燕子圖案,杯底則附雲朵圖案。杯架由8個部件拼接而成,可根據用戶喜好自由調節外觀與結構。“作品靈感源於建水青花‘喜上眉梢’紋樣的形式和寓意。我希望詮釋出新的設計理念,而不是簡單地提取元素。”26歲的建水青花瓷燒制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董政江說。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展區展示的是該校畢業生、蠟染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唐啟鳳的作品。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苗侗銀飾刺繡蠟染工藝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呂昌清告訴記者,自2015年入選首批研培計劃,學院在近十年中培養出大批學生,其中九成專注於非遺保護傳承,形成了各自的產品設計風格。
作為非博會的老朋友,徐州香包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孫歌堯跟著奶奶、徐州香包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英一起在展區繡香包,觀眾絡繹不絕,常常是香包剛繡好就被買走。孫歌堯介紹,根據現代生活和工作場景,她和姐姐研發出不同的香包內料,細分出安神、解壓、祛風等不同功效。此外,立體彷生的生肖系列香包、與珍珠組合的香包配飾等產品也頗受年輕人喜愛。現在,在江蘇徐州馬庄村,小香包已是大產業,去年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帶動600多位村民實現創業和再就業。“今年的目標是實現產值翻番。”孫歌堯透露,近期她將與家人一同完成與知名巧克力品牌的合作,推出可折疊的香包,希望吸引小朋友體驗非遺技藝之妙。
為強化年輕態,本屆非博會還設立了多處研學教室、研學點位以及非遺課堂,打造研學空間,為青少年深度參與非遺傳承、創新助力非遺傳播提供更多機會。
上雲用數賦智 非遺融合新技術
新創意隨處可見,新體驗聚攏人氣。本屆非博會上,非遺不僅可觀可感可游,還以新技術打開了新玩法,為非遺保護提供了新視角。
在“美在創意與共享”板塊,戴上AR(增強現實)眼鏡,彷佛走入千畝麥田,置身於馬街書會現場。“我們通過3D建模、空間定位等技術,模擬馬街書會實景,讓觀眾真切體驗‘一日能看千台戲、三天能聽萬卷書’的盛況。”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和智能設計實驗室成員程偉介紹。
行至紙鳶漫游空間,輕輕拖拽,風箏應力而起飛入空中,帶觀眾一覽天高雲闊之景。“孩子在這裡體驗完放風箏,馬上就拉著我去選購了天津等地非遺傳承人的風箏作品。”濟南家長楊女士說。
許多觀眾排隊跟著虛擬人學打太極拳,隨後又去不遠處的鄭州輕工業大學體驗打印太極拳招式卡的樂趣,這幾乎成了一條“逛展攻略”。
穿行於抖音的百YOUNG非遺體驗、百度百科的AI非遺館、微博的非遺煥新空間、京東方藝雲的非遺作品數字化展示區以及泡泡瑪特的非遺潮玩展示櫃之間,觀眾一次次感嘆非遺與科技融合碰撞的美不勝收。(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