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文旅發展更應把目光放長遠些。唯有延續古鎮特有的文化脈絡,創新文旅融合方式方法,讓客人滿意、主人高興,實現主客共生共享,才能賦予古鎮持久的生命力。
近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茨小鎮,一群青年舞者身穿旗袍,舞姿靈動、翩然而起,吸引大批游客駐足觀看。隨著電視劇《南來北往》的熱播,坊茨小鎮作為其主要取景地“出圈”。“跟著影視去旅行”的劇迷和游客接踵而至,讓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小鎮火爆起來。
古鎮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歷史長卷,一磚一瓦、一景一物鐫刻著歲月痕跡,訴說著歷史故事。坊茨小鎮是山東近現代工業發展的見證,也是濰坊近現代工業的遺跡。由德建火車站、膠濟鐵路和機車轉盤等組成的濰坊鐵路工業廊道以及以德建礦井、採煤巷道等為代表的炭礦遺址等,展現著坊茨小鎮的百年滄桑,也為影視劇拍攝提供了多樣化的場景和素材。
文旅融合可以讓古鎮永葆活力。如果說古朴是形,是古鎮最耀眼的底色,那麼文化則是魂,彰顯著古鎮獨特的神韻。電視劇帶火了坊茨小鎮的旅游,當地抓住難得的機遇,積極打造“影視+文旅”融合的影視基地。僅今年以來,便有國家電網宣傳片《照亮》及《隻有相思千裡月》等10部影視作品在坊茨小鎮完成拍攝。為了讓游客享受更好的文旅體驗,當地對小鎮內的文物進行了修繕,同時一比一復刻還原了供銷社、國營第一商店、人民照相館、車站小賣部等“網紅打卡地”,並先後舉辦了2024坊茨小鎮國潮非遺民俗文化節、坊茨小鎮最美形象大使評選等文化活動。今年1月至10月,坊茨小鎮累計接待游客超165.95萬人次,較往年實現大幅增長。
古鎮活化利用,要平衡好“古”與“新”的關系。“古”與“新”,是古鎮古村保護利用面臨的一對矛盾。如何在“古”與“新”的平衡中,創新商業模式和業態,成為古鎮開發的關鍵問題之一。歷經歲月洗禮,擁有獨特人文內涵、美學特質、時光鄉愁的古鎮,要延續千百年的生命,就需要進行微更新或微改造。
人間煙火永遠是人們生活的底色,現代城市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更加留戀古鎮的煙火氣息。這就需要各地在尊重和保留傳統歷史文化的基礎上,賦予古鎮現代化的城市文化體驗。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保留當地文化特色,尊重歷史建筑和肌理風貌,避免大拆大建,在開發中避免盲目模彷、過度商業化、歪曲歷史、設計失真等問題。另一方面,要更加關注文化和旅游的有機融合,注重主客共享、居游皆宜,堅守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原真性,充分利用古鎮內部及外圍空間,走出“千鎮一面”的窠臼。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古鎮是先輩們留給我們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相較流量帶來的“一夜爆紅”短期效應,古鎮文旅發展更應把目光放長遠些。唯有延續古鎮特有的文化脈絡,創新文旅融合方式方法,讓客人滿意、主人高興,實現主客共生共享,才能賦予古鎮持久的生命力。(劉純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