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上海
上海
全國廣場舞上海展演活動展時代風採
發布時間:2018-11-06 09:10 來源: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2018-11-06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營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良好氛圍,展現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上海市根據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關於開展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的要求,堅持辦在基層、熱在基層,引領市民在全市各區盛裝起舞,用動人的舞姿和純朴的笑容,展示時代風採,筑夢幸福中國。

  從社區廣場到全國舞台,舞出熱烈氛圍

  自今年7月起,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市體育局的聯合推動下,全國廣場舞上海展演活動在全市發動,在街鎮(社區)、區、市逐級展演。7月-9月間,各區紛紛舉行街鎮、區級舞蹈團隊展演,共有1600多支市民舞團參與,近4萬百姓展示出各區繽紛多彩的文化特色。經過展評,全市86支優秀廣場舞團隊,約2000余人參加了10月21日至26日舉行的上海市級展演活動。四場市級展演分別以“韻律江南”“美好都市”“潮涌浦江”為主題,在金山、長寧、浦東舉行。展演作品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創編的廣場舞為主,突出時代性,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喜人變化,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江南鄉韻、活力都市氣質、改革開放潮涌四十年的變遷,都在舞團的翩翩舞姿中一一鋪陳。最終,來自奉賢區的《上海多美好》、嘉定區的《燃燒吧,蔬菜!》、浦東新區的《心花怒放》等十支舞蹈獲得了上海“新時代最佳廣場舞作品”榮譽。

  在全市展演的基礎上,上海長寧儒雁飛白領舞蹈團攜原創舞蹈《超級舞林》和《太湖美》,代表上海參加了全國廣場舞北京集中展演,在全國觀眾面前展示了健康時尚的都市白領風採。

  從兼容並蓄到本鄉本土,舞出海派風情

  在本次廣場舞展演的優秀作品選拔中,突出了對時代性和原創性的要求。在參演的節目中,不乏吸收了朝鮮舞、蒙古舞、維吾爾舞、藏族舞等民族特色和元素的舞蹈,以兼容並蓄的精神描繪出一幅“大美中國”的景象﹔同時,又有更多市民團隊在創編中著力彰顯區域特色與海派風情。如金山區金山衛鎮舞蹈隊的《田歌聲聲慶豐收》、朱涇鄉村夢想廣場舞隊《新時代花燈情》、青浦區金澤舞蹈隊的《澤韻悠悠》、練塘鎮驊人天女舞蹈隊的《練塘味道》、浦東新區“惠之蓮”蓮湘隊的《花好月也圓》等作品,從根植的土地中挖掘鄉土文化符號,用舞蹈語匯加以呈現,深受老百姓喜愛。又如陸家嘴海派秧歌隊的《心花怒放》,秧歌舞步融入rap和嘻哈風格的現代節奏,東北二人轉的手絹花被上海女人甩出別樣風味,上海的社區舞蹈隊及舞蹈工作者們創新性地將秧歌與海派文化相融,舞出了海派特色,也拓展了秧歌的流派。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專家與廣場舞者認識到,上海的廣場舞應該跳出上海特色。去年市民文化節市民舞蹈大賽上,主辦方聯合舞協、上海體育學院編創三套極富傳統文化及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打蓮湘、太極和海派秧歌,並且通過網絡視頻供全民免費學習、舞蹈指導老師社區教舞等方式推廣,讓上海市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及上海的民俗和非遺文化,通過對帶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舞蹈的推廣,提升市民對舞蹈的感知和審美,為今年廣場舞展演節目質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娛樂健身到藝術追求,舞出都市風范

  隨著上海市民文化節數屆舞蹈大賽的開展和市民藝術素養提升工程的深入,上海越來越多的廣場舞愛好者已經不止於娛樂健身的目的,而是更希望用舞蹈來承載審美、表達情感、展示風採。在社區裡,舞蹈指導員已經成為居民需求量最大的指導員,他們不僅為市民團隊教授舞蹈技藝,更是不遺余力地傳播舞蹈文化、提升市民的藝術素養。在本次展演中,許多舞蹈展現出了一定深度的內涵——長寧區的天之星舞蹈團的老人們,用一曲牛仔、拉丁、探戈、摩登等舞蹈元素相融合的作品《青春約會》,感懷歲月流逝,在舞蹈中重溫青春之歌﹔閔行區吳涇鎮夕陽紅舞蹈隊《戲荷》將江南的柔美溫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蕩湖船”結合,跳出“和諧”之美﹔顓橋鎮櫻園舞蹈隊的作品讓芭蕾和廣場舞有了一次柔情碰撞。縱觀四場市級展演,廣場舞的舞蹈藝術質量較往年有了很大提升。本次展演評委、上海市舞蹈家協會顧問凌桂明表示,從參演節目的編排、音樂、舞姿、服裝中,無不體現出藝術與審美的提升。市民廣場舞緊跟時代節奏,成為現代都市的一張名片。

  本次展演,不僅是一次舞蹈團隊的亮相展示,更是一次全市廣場舞交流提升的大好機會。各區紛紛利用展演推動培訓和輔導活動的開展。閔行區群眾藝術館舞蹈專業干部在14個街鎮普及、培訓廣場舞編創方法和成品廣場舞教學﹔靜安區文化館以各街鎮舞蹈團隊為主要培訓對象,共開設4期“全國廣場舞靜安區基層展演骨干系列專題培訓”﹔浦東新區還邀請高校舞蹈教師、社區文化指導員,與浦東群藝館的舞蹈編導一同下基層進行廣場的輔導及編創。市民團隊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在群文干部的引領下,越跳越精彩,用火熱的舞姿傳播紅色文化、?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從自由發展到管理有序,舞出和諧氛圍

  近年來,上海依托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提供的場地、師資與市民文化節提供的展示交流舞台,拓展了舞蹈的愛好者人群數量與面貌,使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沒有地盤之爭,舞蹈團與社區居民之間沒有噪音之擾,團隊與愛好者得以穩定、健康地開展活動,為社會營造和諧氛圍。2014年起,市民文化節社區舞蹈大賽就倡導了廣場舞文明公約。2015年閔行區成立市民文化廣場管理協會,開啟廣場舞大媽管理新模式,吸收了全區各廣場文體團隊代表、居民代表、居委物業工作人員、基層文化單位工作人員及熱心企業與社會組織為會員,他們維護廣場文化活動秩序、豐富廣場文化活動、協調各類文化資源。閔行區則根據年度文化活動及服務情況,對星級廣場團隊進行資金扶持及包含藝術培訓、健身指導、文化活動觀摩在內的資源扶持。今年廣場舞展演開展過程中,崇明區成立了崇明區廣場舞協會,浦東周浦鎮運用技術手段控制噪音,效果顯著。更多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紛紛提供場地,供市民舞團排練。政府加強管理、搭建平台、整合資源、做好服務,構建和諧廣場舞環境,讓市民更好地展示自我,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