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上海
上海
海派非遺新體驗 長寧文旅有驚喜
——上海長寧“非遺+”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實踐
發布時間:2023-06-16 09:0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6-16

  講好“長寧故事”

  打造非遺推廣新場景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長寧滬劇藝術館正式開館。該館集聚館史展示呈現、藝術研究、戲曲創作、互動點播、沉浸觀賞等多種體驗為一體,是滬劇展示新平台,也是非遺傳播新空間,更是文旅融合新場景。作為全國首家滬劇藝術館,這裡運用數字技術和多媒體手段,立體化、故事化地展現長寧滬劇團的歷史,不僅呈現了長寧滬劇團70余年發展歷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關鍵事件,還蘊含著長寧滬劇事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和新生機。

  作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滬劇在長寧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上海長寧滬劇團成立於1949年,前身為努力滬劇團,現隸屬於長寧區文化和旅游局,是上海唯一一家區屬滬劇傳承保護專業機構。發展至今,在其創始人、著名滬劇藝術家顧月珍和以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蘇萍為代表的滬劇人的不懈努力下,長寧滬劇已形成“兩代人”扎根人民、謳歌時代的滬劇傳承“長寧范本”。

  2022年初,長寧區專門舉辦了“歲月流珍——紀念著名滬劇藝術家顧月珍先生誕辰100周年演唱會”,網上收看量超百萬,為廣大觀眾更好欣賞滬劇提供了好平台、好作品。長寧滬劇藝術館自4月試運行以來,廣受歡迎,已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長寧區建設了非遺主題圖書館,借助數字化手段,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閱讀體驗,打造“非遺+智慧閱讀”新場景。

  長寧區不斷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非遺保護和傳承方面也進行了實踐和探索。長寧區非遺保護中心經過多年積累,擁有了數萬冊非遺藏書,但由於各種原因,始終未能將這部分館藏非遺圖書納入全市圖書流通系統向公眾開放,藏書資源和場館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去年,長寧區文化和旅游局積極牽頭,會同區圖書館、區非遺中心、周邊街鎮開展深入調研,經過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將天山西路北漁路沿街房屋進行改造升級,將其建成“新頁書房﹒非遺主題館”,通過人臉識別、用戶注冊、預約選座、機器人交互等數字化手段,嘗試“非遺+閱讀”模式。

  長寧區還釋放機構改革紅利,整合場館資源,優化場館功能,擴容非遺傳承傳播陣地。

  2021年,原長寧民俗文化中心經文化和旅游部驗收通過,成為國家級文旅融合試點單位,同年與長寧文化藝術中心合並。機構改革後,在非遺資源配置方面,長寧區將非遺保護和文旅融合緊密結合,將兩館原有非遺品牌項目進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內容疊加,並更好地融入“城市考古”中,推動其文旅結合、文教結合、文商結合。在非遺場館整合方面,長寧聚焦傳承傳播特色,建立了集宣傳推廣、傳承保護、傳習研究、研學旅游、互動體驗、項目展示於一體的“一中心兩基地”,包括以政府為主導的長寧非遺傳承體驗中心、社會資源共享的非遺影像保護基地和海派年畫傳承基地。

  擴大品牌效應

  探索非遺賦能城區建設

  挖掘“城市考古”海派非遺新路徑。“上海話﹒上海情”滬語大賽是長寧堅持了10多年的非遺活動品牌,近年來,滬劇大賽圍繞上海“一江一河”和“海派城市考古”等主題,開展對“蘇河源”的歷史探尋和文化研討。通過滬語比賽形式,組織市民發起“城市考古”話題,圍繞“新涇港”蘇州河上海起源,引導市民用上海話進行“城市考古”,探討蘇州河與上海都市民俗之間的發展淵源,讓百姓在閱讀城市、行走蘇州河過程中,發現上海海派文化的價值,體驗文化旅游更深層次的內涵。

  構建“非遺進商圈”假日文旅新品牌。結合“樂嗨上海”主題,長寧區在傳統節假日開展各類傳統節慶民俗活動,進一步營造濃濃的傳統節慶氛圍。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推陳出新,形成春節、元宵、端午、乞巧、中秋、臘八等多個傳統節慶民俗品牌,將節俗體驗、特色演出、團隊表演、手工展示、節俗講座等融於區內各大商圈假日活動中,積極助力假日文旅消費市場發展。

  拓展志願團隊非遺幫扶新交流。長寧區以志願服務和非遺保護為宗旨,組建皮影戲、中國結、舞龍舞獅、響鈴等幾十個非遺志願服務團隊,多途徑開展對外文化藝術交流。一是推動優秀項目走出去。皮影、中國結、撕紙等項目多次赴台灣參加錫口藝術節,與台灣同胞交流民間藝術﹔長寧皮影戲團隊參加河北邯鄲市首屆中原皮影藝術節,與全國各地皮影團隊交流演出。二是吸引專業團隊走進來。邀請陝西皮影團、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文藝團到長寧交流演出,讓市民體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藝術魅力。三是加大對口協作非遺幫扶。與雲南省綠春縣結對,開展面塑、撕紙等非遺培訓,組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邊遠地區的孩子們開展非遺技藝體驗課程。

  注重“兩個結合”

  深化非遺保護新機制

  長寧區在非遺保護方面始終堅持“兩個結合”,尤其注重“第二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一方面,長寧找准切入點,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惠及民生福祉有機連接。大力挖掘和保護傳統醫藥類項目,聚焦區內公共衛生醫療機構,幫助其從非遺保護的角度,整理中醫古籍,厘清歷代醫師傳承譜系,傳承中醫療法核心技藝。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痺病蛇制劑療法、天山中醫醫院面癱外治療法成功申報為區級非遺項目。後續,還將協助醫院相關學科帶頭人,扶持傳統醫藥類拔尖人才,注重非遺傳承團隊與醫療技術團隊相結合,籌建傳統醫藥項目傳承展示館,支持相關項目申報市級非遺名錄,建立常態化保護傳承機制,將非遺傳承更好地轉化為服務效能,服務於民生保障,服務於全民健康。

  另一方面,長寧引導鼓勵非遺傳承人創作紅色主題作品,在推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同時,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滬劇《趙一曼》《小巷總理》、面塑動畫系列短視頻《紅色弄堂》、撕紙作品《禮贊百年征程》、西郊農民畫《中國速度——火神山醫院》都是長寧原創的紅色主題非遺作品的代表。其中以虹橋街道虹儲居民區書記朱國萍為原型創作的《小巷總理》受邀參加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主辦的“全國基層院團戲劇會演”,獲得了觀眾的積極評價。

  長寧還完善“八有”保護體系,推動非遺保護可持續發展。提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中心功能,完善有體系、有展示、有項目、有培訓、有普及、有傳人、有作品、有產品的“八有”傳承保護計劃。目前,長寧有各級非遺項目36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市級非遺項目10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3名,大師工作室5家,通過每年對區內文化資源普查和挖掘,進一步夯實了長寧非遺保護體系,推動非遺保護可持續發展。

  同時,長寧不斷完善政策扶持機制,加強非遺多元化保障。在新一輪《關於進一步推進長寧區文化和旅游繁榮發展的若干政策》修訂過程中,注重傳統文化保護,著重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等區域重點項目、重要載體。尤其是對非遺類申報項目,對申報單位和申報主體加強政策傾斜,提升文化政策在非遺保護中的扶持效應。2021年至2022年,通過長寧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共扶持82個項目,兌付資金1541萬元,其中非遺項目佔一定比例,撬動社會力量、專業機構為長寧非遺傳承保護提供支撐。

  堅持示范引領

  探索“非遺+”公共服務新發展

  以“非遺新體驗”為小切口,提升文化游城市溫度。通過各種形式的非遺新體驗內容供給,引導市民閱讀長寧、閱讀上海。通過各種新穎的非遺活動,帶領廣大游客深入上海這座城市的角落,用腳步丈量街區、探訪弄堂,提升了城市旅游的人文情懷和歷史溫度。長寧以“非遺新體驗”為切口,既保留了都市文化韻味,又助推了城市文旅融合。2021年進博會期間,長寧非遺保護中心與錦江集團合作,在旗下酒店開展“葉雕”嵌入展,讓酒店客人在旅途休息中,感知海派文化,欣賞非遺創作,感受生活愜意,回味上海記憶。

  以“文旅融合試點”為新標杆,豐富公共服務內涵。近年來,長寧區積極響應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方針,積極探索公共文化場館與旅游服務中心、非遺保護中心一體化建設,在場館升級、功能設置、服務內容等方面不斷升級,2020年原長寧民俗文化中心(現長寧非遺保護中心)、長寧區圖書館等區內5家單位均通過了文旅融合試點單位驗收,並在“上海發布”“樂游上海”等政府微信平台多次推薦,納入“上海市民好去處”“非遺學子行”“何以愛長寧”等城市微旅游線路,成為市級非遺特色游網紅打卡點,初步形成公共文化場館和旅游服務相融合的發展模式。

  發揮“總分館”制優勢,構建長寧非遺地圖。長寧充分發揮文化館總分館體制優勢,構建起“一中心多點位”的非遺文旅地圖。從核心圈出發,讓非遺內容深入全區各個公共文化空間,為游客提供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非遺體驗,形成獨具“江南文化”特色的非遺探訪游、非遺體驗游、非遺研學游等多條旅游線路。在10個街道均設置了“非遺在社區”傳承基地,在區內14所中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每年開展“非遺小達人”評選,開展各類非遺推廣活動百余場次。在長寧,游客可以看看皮影、扯扯響鈴、聞聞香道、聽聽評彈、唱唱滬劇、畫畫農民畫,體驗集參觀、體驗、互動、欣賞、休閑於一體的非遺旅游系列產品。

  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長寧區作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長寧時的重要指示為指引,圍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推進示范區創新發展,探索“非遺+”文旅融合創新實踐,形成一批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為持續推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貢獻“長寧力量”。(上海市長寧區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