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西
山西
山西靜樂:立足呂梁山區 走出文旅扶貧路
發布時間:2020-10-20 09:12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10-20

  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和汾河上游,屬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近年來,在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支持與定點幫扶下,靜樂縣始終把脫貧攻堅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堅持精准扶貧,本著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理念,以打造“太原後花園、忻州特色縣”為目標,依托“三山兩河”和“靜樂八景”,逐步形成了集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人文旅游為一體的發展格局,將文化扶貧和旅游扶貧貫徹到脫貧攻堅工作的各方面,走出了特色脫貧之路。

  靜樂縣屬黃土丘陵地貌,地形破碎、溝壑縱橫,作為汾河流經的上游地區,水源保護問題成為重中之重。近年來,靜樂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項目帶動、產業扶持”的發展思路,打造“天然氧吧”和“優質糧倉”,為發展生態旅游和觀光農業打下堅實基礎,實現增綠增收互促、生態生計共贏。

  以慶魯村為例,該村所在的慶魯溝流域坡陡溝深、生態環境極度脆弱,屬於深度貧困連片區。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科學指導下,靜樂縣以“兩山”理念為指引,堅持“退人、退村、退耕”發展模式,精准規劃、科學造林,將慶魯溝流域打造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生態長廊。如今的慶魯村已今非昔比,老舊窯洞被改造為嶄新的民宿,無邊的荒山披上了綠衣,成為依山傍水、風景如畫,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康復療養為一體的旅游扶貧示范村。

  與此同時,靜樂縣發揮資源優勢開發旅游業,堅持景點旅游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完善了天柱山景區、風神山景區、龍池溝景區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在汾河川沿線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了10個旅游扶貧工程重點村建設。靜樂縣還打造了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該項目惠及沿線50個貧困村、2710個貧困戶,帶動7824人實現就業增收。截至今年6月,靜樂縣旅游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就業3972人,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在通過發展旅游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同時,靜樂縣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進文化脫貧。

  地處革命老區的慶魯村依托自身紅色文化資源建立了村史館,展示村子的發展歷程以及抗戰時期各種老物件。“這些東西都是村民自發捐贈的,我們把它們收集起來放到村史館,為的就是讓大家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慶魯村黨支部書記王銀海說。

  走進靜樂縣鵝城鎮綜合文化站刺繡剪紙室,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映入眼帘。省級非遺傳承人呂慧正在為參觀者剪人物小像。紙張在她手裡不一會兒便被剪成一幅幅小像,生動呈現出每個人的特點和神韻。

  “除刺繡剪紙室,文化站還設有音樂、舞蹈排練室等,旨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民間藝術保護傳承提供一個場所。”鵝城鎮綜合文化站志願者李志邦說。

  在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支持下,靜樂縣深度挖掘推廣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資源,設立藝術培訓基地、開設培訓課程,同時設置靜樂剪紙、農特產品等展銷窗口,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與此同時,靜樂縣政府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積極開展“雙扶”教育,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開展文化藝術培訓、文化下鄉等活動,開辦扶貧大講堂,舉辦農村文化節,不斷提升貧困群眾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

  據介紹,2019年,靜樂縣19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減貧14944戶共46821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48%。今年2月,靜樂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靜樂縣委、縣政府將繼續保持攻堅勢頭,大力發展文化和旅游等產業,進一步增加人均收入,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