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書協聯合舉辦“迎雞年春聯展”
發布時間:2017-02-07 08:44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2-07

開幕式嘉賓參觀展覽

  2017年1月17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迎雞年春聯展”在國博開幕。

  開幕式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劉金凱先後致辭。

  呂章申在講話中說,春為歲之首,春節作為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指的是農歷(陰歷)新年。為歡度這古老的傳統喜慶節日,全國各族人民和全世界華人家家戶戶都會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豐富多彩的活動、相同的喜悅心情迎接和期盼著新春佳節的到來。中國春節承載和蘊含著中華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是中國人文化傳統和行為方式的一種體現。過春節也叫過大年,傳遞著“和諧”、“共享”、“歡樂”、“家國”的理念和情懷,意味著感恩、團聚與興旺。

  為更好地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丁酉雞年到來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書法家協會再次合作用“春聯”展這一飽含民族文化血脈的傳統形式來辭舊迎新,這是奉獻給廣大公眾的一份新年禮物和書法文化大餐。

  書寫“春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春聯”是一種傳統文化中既表達意義又具審美價值的文化樣式。中國人過年,喜歡熱鬧,伴隨著趕大集,買年貨,爆竹聲聲,同時,在門上張貼大紅的“春聯”,以辭別舊歲,喜迎新春,期盼來年五谷豐登,家畜成群,家庭興旺。貼春聯早已成為中國人過年的一種標志。“春聯”文字簡潔但寓意美好,充滿哲理,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展望。張貼春聯,品味春聯所書寫的文字意義和書法的美感,既是中華民俗習慣,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傳承方式。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一直以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又是“中國夢”的發源地。傳統文化與實現中國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實現中國夢而鼓與呼,正是我們的重要任務。舉辦這個“春聯”展,其意義也就在這裡。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用寫春聯、展春聯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詩意、表達美好的理想,表達對祖國大地的歌頌和熱愛,表達對黨和人民的感恩之情,表達實現中國夢的決心,表達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祝福。

  今天,適逢國泰民安,在這美好年華,我們則更當“聞雞起舞”,乘風破浪、努力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在此,我用一副春聯來祝福大家:“百雞朝鳳歌聲美,千門迎春歲月新。”

 

“迎雞年春聯展”展廳

  參展書法家代表劉金凱副主席在講話中說,中國書法家協會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在2017年春節前夕以“迎雞年春聯展”這一傳統的書法展覽活動,深入踐行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書法藝術工作者撰聯祈福迎春這一活動形式,在辭舊迎新之際,表達對祖國和人民的新春祝福,引導廣大書法藝術工作者牢固樹立藝術為人民的創作導向,為廣大人民群眾創作更多更好的優秀文藝作品。在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的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唱響社會主義主旋律,倡導良好社會風尚,傳播正能量,同時積極營造健康喜慶、祥和向上的文化氛圍和節日氛圍,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以及書法家們的深情祝福送到千家萬戶,送到我們廣大人民群眾的手中和心裡。讓人民群眾在傳統文化的喜慶氛圍中紅紅火火過大年。

  本次展覽展出至2017年2月19日。(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