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記者程竹報道:1月7日下午,在河北省冀中職業學院操場上,當青年演員高保利唱出“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現場觀眾以“紅艷艷”隨聲附和引來全場一片笑聲。“今天天氣這麼冷,藝術家們穿著單薄的演出服為我們獻上如此高水平的演出,心裡熱乎乎的。”一位專門趕來觀看演出的老師深有感觸地說。1月7日至11日,中國歌劇舞劇院近百名演職人員輾轉河北定州、安國、行唐,用6台精彩的文藝演出為當地群眾帶去了新年的祝福。
1月8日,定州市氣溫驟降到零攝氏度以下,中國歌劇舞劇院在該市留早鎮文化站的演出火熱開始,但不斷涌來的觀眾卻讓室內愈加擁擠,隻好在演了幾個節目後臨時把演出搬到室外。結合群眾實際文化生活需求和欣賞習慣,中國歌劇舞劇院特地遴選了群眾耳熟能詳的民族舞蹈和通俗歌曲。洋溢著藝術美感和喜氣氛圍的舞蹈《錦繡飛旋》,董蕾蕾演唱的《冬天裡的一把火》激情四射,蔣寧演唱的《美麗家園》旋律優美,歌手宮政和李振濤全新演繹了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一名當地文藝愛好者說:“這些平時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演出,今天能夠近距離觀看真是太過癮了。”
留早鎮文化站的演出熱火朝天進行時,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魏銀久和藝術家們組成的文藝演出小分隊,剛來到定州民政事業服務中心就受到早早迎候的老人們的熱烈歡迎。演員們根據老人們的欣賞口味臨時調整了曲目,高鵬演唱的《夕陽紅》、稅山州演唱的《母親》和孫媛演唱的《蘆花》唱詞優美、旋律動聽,不少老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演出結束後,老人們圍著藝術家,緊緊拉著他們的手,依依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為豐富元旦、春節期間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們每年都活躍在文化下鄉的舞台上。為了不給基層添麻煩,劇院自己出車下基層﹔基層舞台設備不完備,劇院自己帶設備……歌手高保利、於海燕的家屬近來生病住院,但他們依然堅持演出。由於連續長途奔波,歌手曹雪患上了感冒,嗓子變得沙啞,但依舊調整狀態繼續演出。高保利說:“基層群眾生活富裕了,但很多文化需求還不能得到滿足,讓他們欣賞到與劇場演出水平相當的演出是我們文藝工作者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是我們的藝術追求。”
文化下鄉不僅給基層民眾送去了歡樂,也為演員們開辟了深入生活豐富創作的新渠道。在行唐縣文化廣場,蔣寧利用演出間隙向農民群眾做起了“問卷調查”。她激動地說,下基層的演出要了解群眾的需求是什麼,這樣才能使演出收到更好成效。魏銀久說:“到基層演出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對創作表演有著深刻的影響,真正接地氣才能汲取文藝創作營養。”
“明年一定再來啊!”“啥時能再見到你們?”……面對基層人民的心聲,藝術家在感動之余也認識到,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僅靠“送文化”是不夠的。“藝術服務於人民,演員是人民培養的。”魏銀久認為,下基層演出並不僅僅是為群眾唱幾首歌、跳幾段舞,而是要在體驗基層人民生活的同時,把“送文化”發展為“種文化”,變“常下鄉”為“留在鄉”,幫助他們培養一支常駐的文藝隊伍。
據了解,在送戲下鄉的同時,中國歌劇舞劇院組織文藝輔導隊伍深入河北省地方文藝院團輔導。此外,中國歌劇舞劇院已與甘肅省天水師范學院建立了基層聯系點,把建立基層聯系點與深化機制改革結合起來,打造既符合基層聯系點建設要求,又對劇院發展有所幫助的特色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和農村文化骨干培訓基地。
上一篇: 期待“三下鄉”成為常態 |
下一篇: 2013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豐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