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記者程竹報道:以民歌為主體,呈現各民族、各地區、各種演唱形式的綜合聲樂音樂會《國風繞梁》近日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上演,這是中央民族樂團在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最後一台節目。該音樂會是中央民族樂團致力於聲樂表演多樣化和民族化發展思路與目標的總體體現,其中挖掘、整理和改編的大量優秀新作,既具民族風貌又具時代精神,彰顯了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
音樂會曲目既有體現地域風格的混聲合唱《老北京》、女聲獨唱《江南謠》、男聲合唱《花兒漫高原》、原生態獨唱《天下黃河》,也有展現各族風情的表演唱《敬酒歌》、女聲合唱《這山唱那山》、四重唱《香巴拉並不遙遠》等。同時,在作品呈現上,運用中國戲曲、人聲幫腔和人聲伴唱等形式,把傳統藝術與當代審美合為一體,從不同層面對民族文化進行詮釋。
除《國風繞梁》外,中央民族樂團在此次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還推出了《印象﹒國樂》和《泱泱國風》,獲得了廣大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8月26日至27日,《印象﹒國樂》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兩天之內連演4場,場場爆滿。據統計,該劇演出收入共計113.81萬元(媒體場除外),現場觀眾8000余人。
“與我想象的民族音樂會大不一樣,本來以為民樂無非就是吹吹笛子、拉拉二胡,讓觀眾聽聽《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但看了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出,我的觀念徹底改變了,我聽到的是一場豐富生動、富有生命激情的音樂會。”大學三年級學生王玲這樣評價。
有文化自覺和現代意識,同時又對傳承民族文化擔當歷史責任,中央民族樂團在民樂創新推廣道路上的腳步不停歇。“我們希望通過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再現那些伴隨我們成長、滋養我們心靈的民族音樂,展現各民族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和風土人情,從而反映整個中華民族在民族團結、繁榮發展中的人文風貌和精神追求。要讓民族音樂與時俱進,讓那些還不為人熟知的民族文化廣為傳播、打出品牌。”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表示。
上一篇: 中央民族樂團:“跨越太平洋”的中國聲音 |
下一篇: 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談民間樂種的保護和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