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3全国两会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完善乡镇村史馆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8 17: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3-08
  乡镇村史馆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山东、天津等省市先后开展了乡村记忆保护与传承工作,各地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等都纷纷加大对乡镇村史馆的投资,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镇村史馆的建设意义重大,既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乡镇村史馆是寄托乡情的媒介。通过对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奋斗历程的展览展示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归属感,更能引领广大青少年不忘初心,承袭发扬优良传统,凸显思想教育价值;乡镇村史馆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乡村的文化记忆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延续百年的民间文化等都深深植根在人们的记忆里。要不断加强文献的整理工作,让乡镇村史馆成为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的载体。
  然而,乡镇村史馆的建设因各地区环境经济和资源等诸方面的影响,全国乡镇村史馆的数量还相对较少,并分布不均,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仅能为少数村镇史馆提供财政支持和人员保障;馆舍缺乏专业人才,展览内容有所欠缺,形式上较为单一,宣传、教育功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加大对乡镇村史馆的扶持力度,增加财政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建设中;积极组织省市县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对乡镇村史馆开展对口文化帮扶,发挥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省市县文旅部门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共同推动乡镇村史馆建设;拓展乡镇村史馆的展览内容,在策展中不仅包含历史沿革的内容,更要兼顾地方文化性和艺术性,尤其要展示地方区域独特的文化特征、旅游资源、艺术资源,以突出地域特色推动乡镇村史馆融合档案馆、方志馆的功能和特点;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镇村史馆相结合,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基层,走进田间,深度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丰富陈列展览的形式,增强参与互动性,提升群众文化参与度满意度。(刘万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