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精心策划并编撰出版了《鲁艺精神在辽宁》。全书分概述篇、戏剧篇、音乐篇、美术篇、文学篇共五章,共40万字,配图200余张,2021年12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鲁艺精神”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办学和教育精神。鲁迅艺术文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战争形势,创作演出一批又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和剧目,更培养、锻造、涌现出了一大批活跃在抗日战争文艺战线上的文艺骨干,为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历史功绩。抗战胜利以后,因革命形势的需要,“鲁艺”从延安出发,经历长途跋涉,来到东北,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继续开展创作、演出、讲学、培训等革命艺术活动,史称“东北鲁艺”。“东北鲁艺”在解放战争,尤其是东北“土改”时期,同样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职能的转变,“东北鲁艺”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经过改编,先后创建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东北美术专科学校,一部分“东北鲁艺”的戏剧工作者加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另一部分“东北鲁艺”的文学工作者被分配到作协和文化系统工作。此后,这些院校和剧院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沈阳音乐学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以及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并继续发挥着在各领域中的作用。
为迎接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本院艺术研究部、艺术创作部、期刊编辑部业务人员通力合作、联合撰写出版了《鲁艺精神在辽宁》。《鲁艺精神在辽宁》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对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历史沿革、建立、发展、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查考,着重对1945年抗战胜利后,延安鲁艺迁到东北办学后的历史进行首次系统的搜集与整理,为此,编撰人员先后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沈阳音乐学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省作家协会等单位查找资料,邀请纪晓华、王虹、白长青等相关领域专家举办讲座,并赴延安对延安鲁艺文化园区、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等地进行实地走访并搜集资料,力争还原1948年11月,东北鲁艺文工团随部队进入沈阳后,“东北鲁艺”一系列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全面总结“鲁艺”在辽宁取得的成就,对在辽宁传承鲁艺精神的艺术家的从艺经历、代表性作品分析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