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之以恒推动业务和学术能力提升,建立正确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基础,2023年3月21日上午,新疆艺术研究所以中华民族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为主题开展业务交流会。交流会由副所长雷强主持,全所干部职工参加。
交流会首先由办公室副主任马尔哈巴以“家乡的春分习俗”为主题向大家介绍春分的来历和塔城地区庆祝春分的民俗活动。在塔城地区各民族当中,人们认为这一天是自然界生命开始苏醒和成长的起点,是春耕开始的标志,人们进行植树、赛马等与春耕有关的活动,饱含着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与祈福。
研究部研究员拜格买提·玉苏甫向大家介绍了流传在哈密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青苗麦西热甫,并给大家解读了青苗麦西热甫和春分麦西热甫的异同与联系。春分麦西热甫这一天人民互相拥抱、祝福新年、祈求庄稼兴旺,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研究部副主任艾赛提·巴拉提向大家汇报了在阿克苏驻村、和田地区开展非遗田野调查中见到不一样的春分民俗活动,和大家分享了拍摄的叼羊、斗鸡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的视频资料。
推广部主任努尔·玉素甫告诉大家和谐是“春分”所蕴含的最重要的文化内涵,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这一天,伊犁当地居民自发清理村庄和城市的溪水或河流,这种对大自然的爱护和亲近,体现的人们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天各种矛盾纠纷的和解、亲友间的往来祝贺、盛大节日活动中不分彼此的积极互动,各种扶助贫弱的募捐活动,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睦和谐。努尔主任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哈萨克族迎接春分的美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带来的哈萨克族传统美食,大家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
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雷强对本次业务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新疆艺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研究,学术研究要立足当下走进田野,田野调查是验证理论、升华认知的重要方法。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牢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民生赖之以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问赖之以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人才赖之以强;广阔的田野是最好的授业课堂,也是最广阔的成才舞台。
供稿单位及撰稿人:新疆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