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来源于:新疆经济报 记者 吴美漩
22日,文化产业对口援疆工作座谈会暨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玉珠,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军等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文化产业的文化厅(局)、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和各地州文体广新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李学军对参会代表表示了欢迎,并就文化产业对口援疆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积极推进中央五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将中央五号文件规定的意识形态领域十五个工程作为文化援疆的核心任务,尽早地制定计划、列入规划,并在资金拨付、项目审批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新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二是要加强对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的政策支持,在新疆试点国家级文化科教中心,扩大新疆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总体规划,将其打造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扩大新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之间文化艺术双向交流;三是建议制定加快新疆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包括促进新疆文化全面发展的文化援疆政策,加快新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和加强新疆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政策等;四是建议加强对口支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支持,制定文化援疆交流计划,明确交流效果,落实配套资金,设定硬性指标,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建议在援疆省市广播、电视、报刊、政府网站开设专栏,大力宣传新疆、推介新疆,组织知名专家对新疆艺术院团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挂职、帮扶。
刘玉珠指出,“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既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又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既要抓好政策法规的完善制定,又要抓好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地;三是既要坚持市场导向,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又要坚持政府引导,更好地发挥扶持服务职能。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表示,未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将在继续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加大对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扶持的力度。
会议还举行了文化产业对口援疆项目签约仪式。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思路绘蓝图本报记者李金霞
4月22日,19省市援疆前方指挥部负责人、我区各地州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通过国家动漫认证的企业代表、自治区文化厅各处室及直属单位相关负责人等齐聚一堂,总结了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一轮援疆工作为我区各地州文化产业发展增添的活力,同时,也根据援助双方自身实际提思路绘蓝图。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秦存华介绍,山东省是抱着两地交流互信的态度,走进了处处彰显古韵之美、人心之美的新疆。山东省重点援疆企业——喀什中兴手套公司,为当地20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走进工厂,有活干、有钱挣,生活有盼头。几年来,一到丰收季节,当地群众就往我们的手里大把大把地塞杏子、塞红枣,把我们当做亲人。因此,很多援疆干部都把孩子和妻子接到了喀什市,在这里安家落户。
“文化建设不是等经济发展了、有钱了,再来做的事,它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如同人的灵魂和精神,一旦丢失,这个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伊犁州副州长、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冯新南说,近几年我们拿出资金和技术,加大对锡伯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将锡伯族传统的文化文艺种类和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统计和保护,也为此举办了中国·察布查尔“西迁”经贸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第八届贝伦舞大赛等大型节庆活动,并建成了“锡伯古城”等,为了解锡伯族打开一扇窗户。
座谈会上,19援疆省市围绕“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这个关键词,讲述援建省市结合我区实际作出的努力,讲述不仅使现场的我区各地州、文化企业、文化主管部门的参会者对文化产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启发了他们对加快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哈密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吴广亮说,近年来,我们积极与河南省联系对接,利用河南文化大省的优势,大力加强文化产业援疆力度,借助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等平台,促进两地文化企业“联姻”,建设了哈密贡瓜园,推出了一系列旅游项目,河南省文化厅还聘请了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对哈密在职的文化产业经营骨干进行系统培训。经过共同努力,哈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了拥有1000余家经营单位、5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000多名文化产业骨干的地区。
博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铁山说,博州结合实际,编制了《湖北省对口援疆文化发展规划》,签订了《文化对口援建项目意向书》等,组织开展了“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等活动,并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化骨干。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中国新疆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文化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推动博州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