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切实做好各项文化工作,以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河北省文化厅紧紧围绕推动河北文化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深入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主客观方面查找了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了对策措施,并召开了全省文化工作座谈会,动员全省文化系统各级各单位深入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是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完善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五级文化设施网络。以“不缺项”为底线,抓住国家“十二五”期间实施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的契机,一举解决市级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缺项的问题,尽快消除基本文化设施空白。以“达标”为基准,严格落实“3311”标准,全面提高群艺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质量。以“有编制、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有业务、有绩效”为主要内容,制定并颁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服务指标体系,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规范化水平。以“便民高效”为目标,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常态化机制,推进文化广场建设,加强流动文化服务,让群众零门槛、零距离享受文化服务。
二是深入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河北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积极推进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对接,打造一批受群众欢迎、有经济效益、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着力培养一支懂艺术、擅经营的营销队伍,为艺术产品走向市场积蓄必需的人才力量。积极推进艺术生产与现代信息业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艺术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舞台艺术生产等领域,积极引入现代科技元素,提高产品的现代化水平。创新艺术生产管理方法,进一步健全评估、评审、考核、奖励机制,加强对精品生产的奖励引导,更好引导我省精品生产方向。
三是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三个十”工程,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引导各地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培育省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加强环首都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全面提高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加大服务力度,完善投融资、宣传推介、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做大做强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扶持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推动剪纸、内画、石雕、瓷器和民族乐器等特色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
四是深入实施人才兴文工程,为文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着力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实施明日名家工程,充分发挥老艺术家、老专家在选才用才方面的作用,选拔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新一代文化名家。通过宣传包装、度身定制、授予荣誉、奖励补贴等方式,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领军人物。建设高素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加大对基层文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义务文化管理员等,形成一支扎根基层的专兼结合的文化服务队伍。建设高水平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强化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建立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组织引导文化企业与高校、文化培训机构合作,培养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新型人才。
五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努力提升文化事业费保障水平。着力推进全国统一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资金的落实,加强免费开放资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点、电子阅览室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城市文化中心设备购置、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农村文艺演出活动经费等七项资金的省市县配套力度,进一步强化文化事业经费保障。深入谋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演出补贴、公益性文化活动、文化设施设备维修改造、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文化项目,以成熟度高、可行性强的文化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六是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着力推进“四化”:行政职能科学化。从观念、体制、机构、工作方式等方面推动文化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由重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行政管理制度化。坚持依法管理,进一步把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依政策管理,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文化政策体系。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岗位管理、监督制约、责任追究等一整套制度;行政行为标准化。深入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运用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管理水平;行政手段信息化。推进全省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构建功能强大的数字化文化信息加工、传播、服务平台,提高文化工作信息化水平。
七是深入实施文化市场“护城河”工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部署开展迎接党的十八大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组织全省各级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综合执法机构集中开展互联网文化经营、侵权盗版行为、重大安全事故等专项整治。以环北京周边、主干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等为重点地区,以网吧、娱乐、演出等为重点市场,以政治性非法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问题为重点内容,督促各地综合执法机构按照严格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执法程序、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等“三个严格”的要求,将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以70%以上的时间、70%以上的人员用于执法办案,集中展文化市场安全大排查行动,确保实现检查区域无盲点、巡查时间无空白、监管环节无遗漏。围绕农村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布点分散、监管盲点较多这一老大难问题,加强保定市等近京地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基本形成了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要求,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协调联动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八是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树立全省文化系统的良好形象。牢固树立抓行风就是抓环境、抓行风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强化行风建设责任,切实把行风建设抓在手上,做到制度建设到位、承诺兑现到位、解决问题到位。进一步抓实工作重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着力优化环境、改进服务;在文化市场管理上,着力规范执法、加强管理;在文化行政效率上,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加快办事速度,以优良的行风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来源:河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