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国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提速,随着文化艺术院团相继转企改制,演艺企业的发展牵动着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计,牵动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牵动着演艺行业的活力激发。湖北省演艺集团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湖北省演艺集团领导班子带领下,集团直属7个转企改制演艺单位顺利完成了漂亮的转身。组建以来,集团队伍稳定,活力勃发,演出场次屡创新高,演出和产业收入节节攀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他们用汗水浸润土地,用毅力铸就未来,用老百姓的口碑演绎着湖北省演艺集团坚持一流标准、卓越追求的激情跨越。我们祝福并相信湖北省演艺集团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武汉的夏天,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但是比不上湖北省演艺集团旗下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原创主旋律话剧《信仰》带来的炙热,比不上湖北省演艺集团土家风情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带来的热度,比不上湖北省演艺集团直属三大院团演出500余场掀起的滚滚热浪。集团组建以来,各类演出的成功举办,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湖北文化人筚路蓝缕闯世界,激情跨越谋发展的崭新面貌;也看到了湖北省演艺集团诠释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砥砺前行,扬帆起航的美好前景。
湖北省演艺集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8月7日批准成立的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湖北省演出中心、湖北省文化艺术器材公司、湖北剧院、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7家单位共同组建而成,实际在岗演职员工926人。当年10月13日,湖北省演艺集团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揭牌,11月3日正式成立。短短8个多月的创业前行,湖北省演艺集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艺术活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演艺为主,多元发展,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的“演艺航母”正在破浪前行。
着力顶层制度设计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湖北省演艺集团牢牢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机遇,用活政策谋发展,以人为本解民忧。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推进全省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加强顶层设计,给予极优政策,强力支持湖北文化建设与发展。
湖北省演艺集团组建之初,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就专程深入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省歌剧舞剧院等单位考察、调研院团改革发展。他指出,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是理所当然的,不是恩赐,更不是用几个钱养起来的问题。要做好基础性、保障性工作。文艺工作者的医疗、养老等保障性工作一定要到位,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文艺人才培养引进资金要得到保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湖北省召开“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会议。会议指出,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配置文化资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培育更多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创造、制造的文化企业以及文化素质高,以文化作为动力的企业。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以文化的力量助推湖北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演艺集团组建前后,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宣传部领导在短短8个月中连续12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调研,或听取汇报,或专题研究,密度之高、关注之广、次数之频繁,在湖北文化发展中实属少见。曾记得,李鸿忠同志在调研时多次强调:演职人员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是湖北文化的创作生产和传播者,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文化事业。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曾指出,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就越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平衡,就越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湖北国有院团改制是发展湖北文化产业的题中之义。湖北演艺行业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勃勃生机。湖北省演艺集团在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文化厅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整体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办法和薪酬分配制度;整合、重组部分直属单位;逐项落实集团开办经费、转企改制成本、精品艺术生产专项经费、公益性演出补贴、社会保险、税收减免等各项政策。这也进一步促使集团全体演职人员激情跨越、活力勃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以原创为突破 以主业为根本
有报道称,目前国内90%的艺术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湖北省演艺集团采取力推原创占领文化演艺市场的经营战略,强力推进各种原创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推广。大型原创话剧《信仰》创作成功后,今年3月应邀赴京向全国“两会”部分代表汇报演出,5月二次进京,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纪念“5·2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调演。随后,该剧赴海南、广东以及湖北省内巡演,今年上半年共计巡演71场,场场爆满,广东等地巡演时甚至加场。多位省部级领导、将军观看了该剧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等曾连续多次予以深度报道。十七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在看了话剧《信仰》后,动情地说:“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话剧《信仰》为我们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湖北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推进“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委宣传部等6部门向湖北省人民推荐观看湖北省演艺集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信仰》,为此,湖北省演艺集团决定在省内巡演100场。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由原湖北省话剧院更名而来,该院近几年创作了《临时病房》、《信义兄弟》、《红叶》等系列弘扬当代优良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剧目,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牢记责任与使命,以打造精品为己任,把湖北的道德模范搬上舞台,构筑精神高地;把时尚、优秀的话剧作品推荐给广大观众,积极培养观众,开拓市场,取得了两个效益双丰收。
《妹娃要过河》是响应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创湖北黄梅戏新局面,抢占土家文化新高地”的指示精神而创作的大型现代土家风情黄梅戏。该剧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领衔主演,国内数位艺术专家参与创作,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等省内外多家媒体给予重点报道。近日还顺利完成了黄梅戏《妹娃要过河》数字高清戏曲电影的拍摄。戏曲电影《妹娃要过河》仍由杨俊、詹春尧及其团队出演,在延续舞台剧的故事脉络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按照电影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新的创作。6月,原创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等剧目赴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湖北舞台精品演出周”活动,港媒盛赞湖北元素在香港灿烂绽放。
与此同时,集团还相继推出原创舞剧《海伦之梦》、楚剧《辛亥人家》、《英雄结》等剧目,复制完成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为迎接2014年第二届中国歌剧艺术节在湖北举办,湖北省演艺集团已经启动一台原创民族歌剧的创作,明年上半年将登上舞台。
以演艺市场为主 以两个效益为依归
据统计,湖北省演艺集团直属三大院团、8个演出团体和有关经营演出单位在今年1月至6月完成演出场次482场,演出收入690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集团所属产业单位经营创收2692万元,同比增长38%,圆满完成了湖北省委、省政府8场高规格指令性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以原创作品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弘扬主旋律,打造精品,培育精英,实现文化自强,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长江人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同行业前五名。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主要打造歌剧、舞剧、交响乐、民族音乐4个主业艺术品种。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于2011年11月参加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荣获优秀演出奖第一名,得到文化部领导、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盛赞该剧,魅力永存,久演不衰。该院通过产业化运作巡演,大力拓展演出市场,推广舞台艺术精品,宣传湖北文化,让优势文化品牌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更加广泛地服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走出国门,向世界文化市场要效益,再现当年剧院巡演美国、加拿大、乌克兰、罗马尼亚、马来西亚、西班牙、法国、瑞士、朝鲜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盛况。
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以楚剧、汉剧、黄梅戏3个演出团为骨干走向山村、走向田野、走向农村,服务基层、服务百姓、服务社会。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演出场次已达80余场,并恢复排演了楚剧传统戏《八贤王访子》(4本)、《狸猫换太子》(3本)、《三打金枝》,汉剧《三请樊梨花》、《花田八错》,黄梅戏《春江月》、《梨花情》等剧目,打造了一批以程丞、曹祝来、孙霓虹、冯志刚、吴进良等为代表的文艺人才新秀,再现张巧珍、程彩萍、彭青莲、詹春尧、陈常喜、金荣霞、刘家军、李瑞明、李丽超、蔡燕、张虹、吴斌为代表的楚、汉剧表演艺术家和知名中青年演员的艺术风采。
据介绍,2012年,集团业务奋斗目标为确保日常演出场次过千场,演出收入过千万。
打造演艺集群 筹建长江文化演艺中心
湖北省演艺集团与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等湖北省直属院团基本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的亲切关怀和省市领导的关心下,5月29日,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长江文化演艺中心规划、选址及建设问题。6月1日,湖北省演艺集团成立长江文化演艺中心筹建领导小组。7月3日,湖北省委印发《关于长江文化演艺中心规划、选址及建设问题专题会议纪要》,筹建工作顺利进行。
在不久的将来,在武汉美丽的东湖之滨,一个立足高起点、高站位,体现大手笔、大气魄,彰显湖北文化实力和文化魅力的标志性文化工程,集剧目生产、演艺表演、舞台工程、文化旅游、影视制作、艺术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演艺集群将闪亮问世。
小荷才露尖尖角,2012年,是湖北省演艺集团成立的第一年。湖北省演艺集团的成立植根于楚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诞生于中部崛起的澎湃激情。集团上下已经形成共识:作品为王、发展为魂、人才为本、市场为根,大家怀着对湖北文化发展的责任,对湖北美好未来的憧憬,决心以“经典、精品、精致、精英”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解放艺术生产力为核心,在创作、演出、人才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必将全方位跨越发展。未来,集团将力争通过3年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培养凝聚一批优秀文艺人才,做大做强湖北省演艺事业,拓展新兴文化产业,确保湖北省演艺集团叫响全国,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湖北文化高地,实现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 第一届湖北艺术节29日开幕 |
下一篇: 武汉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园开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