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3月29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召开了2014—2016年藏品清理工作总结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国民出席了此次总结会议。
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会上发言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故宫博物院于2014—2016年开展的“三年藏品清理”工作概况与主要成果,并发布了截止2016年12月31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总数:即由2010年12月的1807558件上升至1862690件(珍贵文物1683336件,一般文物163969件,标本15385件)。其中,增加较多的主要是新整理的乾隆御稿与尺牍以及甲骨、陶瓷类文物(标本)等。单霁翔还指出三年藏品清理只是阶段性成果,此次清理中尚未完成的项目今后会继续推进,并将及时向公众发布最新的藏品动态。
关强充分肯定了故宫博物院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于三年深化清理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希望故宫博物院继续保持对藏品整理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展工作思路和方式,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因在此次三年清理过程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而获得表彰,其中书画部尺牍整理项目组、器物部甲骨整理项目组、宫廷部织绣资料整理项目组、图书馆老照片整理项目组获评先进集体,伏冲、王喆等18位个人获评“先进个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以及尺牍整理项目、织绣资料整理项目、老照片项目代表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各自清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经验。
故宫博物院的“三年藏品清理”是在国务院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背景下提出的。它一方面是对全国性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深化七年藏品清理与全面提升科研工作的需要。“三年藏品清理”由“乾隆御稿”、“明清尺牍”、“瓷片、窑址标本”、“旧存瓷器”、“甲骨”、“石碑”、“散置全院各处的文物箱柜架”、“旧有席、垫、褥等文物资料”、“清宫老照片”、“清宫老照片玻璃底片”、“古建库房整理”、“石刻构件”、“原存材料”、“古建筑及其附属物品登记”、“部分无收藏价值的藏品报请国家文物局退出藏品序列”等15个工作项目组成。相较于此前故宫博物院的七年藏品清理,此次清理有着更加精细的工作内容并伴随了更多的研究工作。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此次清理情况,故宫博物院还推出了“大隐于朝——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对成果展”及配套图录。展览已于2017年3月15日在延禧宫开幕,将持续至2017年4月15日。
乾隆御制诗整理移交
明清尺牍整理
旧存瓷器的开箱整理
清宫老照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