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通市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新五件实事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文化厅、财政厅《关于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贯彻落实,加强监督指导,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站建设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南通市政府领导对文化站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重视。指出农村新五件实事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切实解决当前全市农村文化建设薄弱状况的重要措施。为把农村文化建设这一“民心工程”办实、办好。文化局明确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落实专门机构进行日常工作,加强对文化站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周密筹划,精心组织,确保乡镇文化站建设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一)深入调研,掌握真实情况。文化局组织基层文化调研组到六县(市)三区进行深入全面的调研。调研组围绕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四基”建设、经费落实、业余团队和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农村文化消费、特色文化建设等重点方面,先后听取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报告,查看了工作台帐,并逐一到各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察看。通过调研,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全市包括农村文化在内的基层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整理上报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
(二)认真研究,解决配套资金。海安、如皋、如东三县(市)是财政转移支付县。财政状况并不是很好。资金问题是影响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首要问题。文化局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拿出专项经费扶持乡镇文化站建设。每个无房站建成,补助2万元。每个不达标站建成,补助1万元。海安、如皋、如东三县(市)党委政府积极给予扶持。海安县无房站建成1个补助20万,无房站建成1个补助15万。如皋市、如东县无房站建成1个补助10万,不达标站建成1个补助5万。
(三)监督指导,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是多年来的影响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将这项工作圆满完成必须加强监督、加强指导。2006年,文化局多次到海安、如皋、如东等三县(市)进行督促检查,基本达到每月检查一次。并与相关县(市)党委、政府领导交换意见,加大压力,努力通过党委、政府强化工作力度,推进建设步伐。
(四)培训教育,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新的文化阵地,需要新型的文化人才。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南通市还积极开展培训教育,提升农村文化的软件建设。5月份,举办全市基层文化站长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前来作讲座,提高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加强农村文化、基层文化建设的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为“十一五”期间农村文化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全市139个文化站长参加了培训。下半年,还组织部分文化站长、文艺骨干参加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举办的文化站长和文艺骨干培训班。
(五)协作共建,努力形成合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文化局组织“文化下乡”活动,送书、送戏到村镇。并与市委农办联合向全市13个小康示范村赠送5万元农村科技、文学类图书。还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建立图书室。
三、求真务实,攻克难点,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逐步推进
截止2006年底,南通市列入省政府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任务的19个乡镇文化站完成情况良好,已建成开放2家,竣工12家,在建5家。另外,启东市在计划外建成3家乡镇文化站。
(南通市文化局)
上一篇: 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下一篇: 上海尝试在文化产业统计的基础上建立城市文化发展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