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安徽省各级文化、财政部门积极征集资源,加大推进力度,与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整合共建,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建立机制,加大投入
2007年4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会议在安徽省召开。会后,省文化厅与省财政厅多次会商,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市县支中心及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规划,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和“加强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选定首批30个县、448个村,推进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各级财政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投入,省、县级财政对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服务点各分担25%建设经费。全年省财政共配套建设经费600万元。太湖、繁昌、蒙城3个试点县县级财政投入56万元,乡镇投入77.25万元,村级投入38.51万元,较之2006年有大幅度增加。
二、征集资源,扩建站点
以省分中心为主,积极建设有安徽特色的数字资源库。2007年,省分中心制定《 “十一五”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规划》,从安徽黄梅戏剧院、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等单位,征集各类地方戏曲视频资源400多部;对资源资料认真验收、备份、授权、推荐,报送国家中心审查;全年制作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资源640MB;向国家中心报送资源507部,1100小时。此外,省分中心通过自建、外购、接受等方式,全年共获得数字资源约8TB(1 TB=925小时视频资料),加上历年加工积累资源,总量已达15TB。
2007年,全省新建基层点62个。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镇、社区及村基层服务点108个,加之与省“农远”合作共建,已基本形成全省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三、资源共享,整合共建
按照文化部、财政部要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应依托现有资源,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为此,省文化厅积极争取省委组织部支持,在“农远”“先锋在线”播出平台开设了文化共享工程专栏,在所有乡镇、村和街道、社区的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加挂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网点标牌,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与“农远”工程互联共享。截至2007年12月,安徽省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已达23575个,完成全部28000个站点建设的84%,其中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到98.7%,受到文化部通报表扬。
目前,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市级支中心建设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投入不足,进展滞后;二是服务较单一,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有待拓宽。
(安徽省文化厅 刘双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