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文化统计队伍 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发布时间:2008-03-31 08:48 来源: 编辑:财务司
信息来源: 2008-03-31

近年来,西藏文化统计工作者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为繁荣全区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开拓进取,在统计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在:

一、全区各级文化统计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学习文化统计报表制度及软件知识,积极主动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时为有关部门领导提供数据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了统计为繁荣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作用。

二、统计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质量,在于为决策服务的能力。几年来,全区各级文化统计工作者,以提高数据质量为前提,为策划项目和加强管理提供有力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全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为做好全区的文化统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西藏文化统计工作在全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用数字说话,为发展服务”的宗旨。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统计人才缺失

西藏全区从事文化统计的人员共有88人(不含乡镇统计人员),具有统计专业学历的人员几乎没有。而统计是一项业务和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长期以来全区基层统计人才培养困难,流失严重,导致既缺乏文化统计专业性人才,又缺乏计算机专业性人才,统计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更是短缺,已成为影响统计业务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统计人员极不稳定

统计工作既具有专业性,又需要连续性。由于多数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受人员编制、经费的制约,没有配备专职的文化统计人员,更谈不上配备有一定的财务和统计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少统计人员工作变动频繁,一年一变甚至几个月就变、随意换人也给统计工作造成不小影响。目前,全区88名统计人员中,从事统计工作时间不足三年的占98% ,并都是兼职,通常都是为完成每年的统计年报工作而临时兼任。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统计报表迟报、缺报、统计资料遗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统计数据前后不能衔接,严重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影响整个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基层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不重视

一是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人员要兼顾多项工作,统计作为附带性的工作,使基层统计人员不能专心地搞好统计。二是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工作变动频繁,新任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做起统计工作,不知从何着手,造成统计质量不高。总而言之,统计人员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多基层单位领导存在重业务轻统计的工作作风,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每年的年报工作而临时安排人去“交差”。

四、统计人员业务不熟悉

统计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取决于统计人员对业务知识的掌握和对文化机构的了解。由于基层工作人员都是兼任统计工作,因此对统计业务不熟,统计方法制度了解少,对统计指标的理解有限,在填报数据时只能“摸脑壳”,许多人只是应付了事,缺乏统计工作应有的严肃性,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

五、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基层文化统计人员所搜集整理的统计数据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全区文化发展状况,研究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和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统计人员的不稳定,统计工作只是带搭现象,无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与此同时,每年人员的变化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同来源统计数据间的可比性差,有些文化领域的统计数据收集困难,有些数据可信度较差。

六、与其他部门的分工协调不到位

由于统计数据中的指标都跟其他部门有直接的关系,如全年的经费收支情况跟单位的财务部门有直接的关系,分工的不协调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和不真实。

思考与建议:

一、积极争取基层领导对文化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保持统计人员队伍相对稳定。只有取得领导的重视,才能保持队伍的稳定,从而才能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才有利于提高现有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基层统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数据高质量。基层统计业务水平高低对统计数据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确保统计数据高质量的关键,文化统计的很多数据都是由基层统计上报,其上报数据质量极为重要,只有把握好数据的真实性,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就要有一批精通业务知识的基层统计人员来完成才能确保。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是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和连续,各文化基层单位负责人和统计人员要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负责,反对弄虚作假,坚决杜绝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建立统计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文化主要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四、提高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现阶段文化统计的各专业报表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随着各种软件的更新和发展,要求统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统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统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数据准确度。同时,信息量的扩大统计预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进行各方面的交流,从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作为基层文化单位要想方设法给统计人员配备计算机设备,这样不仅为统计人员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还有利于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定期系统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五、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文化统计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具备统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对文化各个门类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将很难做好这项工作。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工作能力,提升业务素质,使文化统计工作从起步阶段就奠定比较扎实可靠的基础。

总之、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根本;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及业务技能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保障。而人员的稳定取决于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各地要认真执行文化统计制度,建立文化统计诚信,扎实做好基层文化统计工作。全区文化统计人员一是要加强学习,首先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始终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其次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要认真学习研究文化统计报表制度及其相关软件程序,适应计算机发展要求,切实提高操作技能;三是要树立文化统计诚信观,要以诚信为本,实事求是,不能谎报、漏报、瞒报,更不能为政绩编报、揣摩上级意图报;四是要加强文化统计分析和专项调查,努力提高统计信息服务水平。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