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08年4月25日,根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关于请组织编制<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等三项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的要求(三项用地指标包括: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文化部计财司组织召开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专家审查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府文化顾问,以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共9人;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相关司处以及归口管理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院的领导共10人;项目编制单位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由文化部计财司综合统计处李建军处长和专家组长高冀生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编制组关于编制工作的汇报,并对《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审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并对编制组重视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意见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专家审查组认为,该指标为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用地指标,编制组始终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按照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了编制工作,并对指标编制的目的与作用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编制组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汲取各方意见,通过反复论证,结合文化馆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兼顾地区差异,最终形成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内容符合我国国情,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前瞻性,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文化馆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使文化馆的建设决策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据可依,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健康发展。
针对该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专家组还提出了一些补充和修改意见。经审议,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并建议编制组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和完善后,尽快形成报批稿,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是我国首个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标准。该标准内容有理有据,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有利于促进文化馆的健康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该标准的出台,将对我国文化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