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务司
财务司
“十一五”前三年浙江省文化发展情况简要分析
发布时间:2009-12-28 15:26 来源: 编辑:财务司
信息来源: 2009-12-28

  2008年,浙江省委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要求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有力的措施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实施为我省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十一五”前三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稳步增长,各项文化发展指标稳中有升,文化事业健康有序,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旺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8年底,全省文化部门举办和管理的文化产业机构19596个、从业人员134669人,其中归属文化部门的机构2197个、从业人员20062人。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49个(属文化部门71个),从业人员14702人;艺术表演场所234个(属文化部门69个),从业人员4566人;群众文化机构1593个,从业人员5242人;文物机构199个,从业人员4087人;艺术教育机构6个,从业人员649人;文化科研机构7个,从业人员201人;文化市场执法机构97个,从业人员1087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6849个,从业人员100183人。全省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门类齐全、多种所有制并举的文化事业网络体系。 

  一、文化产业发展总量指标分析 

  “十一五”前三年,全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省统计局测算,2006、2007两年,我省文化产业总产出3909.47亿元,实现增加值1097.65亿元,占GDP总量的3.2%,2007年文化产业总产出、实现增加值分别比06年增长18.5%和18.8%,与“十五”比,增速明显加快。从产业结构看,作为浙江文化产业“核心层”主体内容的文化服务业发展强劲,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文化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据统计,2007年全省文化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171.38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8%,较2006年增长17.2%,增幅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 

  从小文化口径(小文化概念,统计范围为文化系统内以及文化市场管理范围内的所有从事文化行业的单位,以下同)看,文化部门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全省文化部门文化产业经济总量达91.5亿,实现增加值59亿,占全省GDP比重为0.27%(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6%),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55%、117%、0.07个百分点。同时,全省文化部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较“十五”期末也有所增长。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机构数为19596个,从业人员13万余人,机构数比2005年减少了597个,但从业人员数增加了31786人。 

  但同我省第三产业和GDP的总量、发展速度、水平相比,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滞后现象,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单位普遍规模小,大多数文化产业单位仍还处于求生存、求数量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阶段,文化产业比重偏低的现象还长期存在。如:2007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仅为0.5%,同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 我省的这一比重明显偏低。而英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为5%;澳大利亚从事文化产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0%。 

  今人期待的是,虽然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但发展空间十分巨大。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也逐年提高。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据统计,2008年浙江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文化消费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放大,浙江文化产业已迎来重要的黄金发展时期。当前,浙江省不少地区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浙江文化产业将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财政投入分析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的扶持力度,投入总量较“十五”同期有显著提高,每年文化事业费总量均稳居全国第二,位于广东之后。据统计,“十五”前三年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指财政投入部分,含专项经费,不包括基本建设投资)为65.3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30.06亿元,增长了1.85倍;“十一五”前三年年递增速度为23.04%,高于同期财政预算总支出年递增速度0.37个百分点,占全省财政预算总支出比重也由2006年的1.17个百分点提升为2008年的1.18个百分点,基本与财政支出增速持平。(具体数据见附表一)

  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农村文化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送戏送书工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的推进,各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等手段逐步加大了对农村文化投入的扶持力度,农村文化投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十一五”前三年农村文化事业费为15.21亿,较“十五”时期增加6.94亿元,增长了83.9%。“十一五”前三年年均递增速度23.65%,高于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0.61个百分点,占文化事业费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22.7个百分点提升为2008年的22.88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附表二)但与城市文化投入水平比,还存在着总量少、比例低、年度间波动大的状况。据统计,2006年城市和农村的文化投入之比为3.4:1,2007年为3.1:1,2008年为3.36:1。

  因此,“十一五”前三年浙江省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无论在总量、所占比例和增长速度方面和“十五”比都有明显改善,对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也得到不断增强。但同满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比,一些地区和领域还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错位的现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基数偏低、总量仍显不足,区域间、城乡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矛盾仍然突出,财政投入的地区间、城乡间差异依然凸显,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

  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文化设施拥有量分析

  “十一五”前三年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有所减少,文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额呈下降走势。据统计,“十一五”前三年全省文化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58亿元,较“十五”时期减少8.35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有所下滑,由2005年的0.09个百分点下降为2008年的0.0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附表二)

  从文化设施拥有量看,“十一五”前三年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总量稳步提高,以。据统计,至2008年止,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共计324万平方米,平均每千人拥有面积63平方米,分别较“十五”期末增加80.8万平方米和13平方米。其中:全省群艺馆建筑总面积74462平方米,平均每馆6205平方米,平均数较“九五”期末增加213平方米;全省文化站建筑总面积1555230平方米,平均每站1041平方米,平均数较“九五”期末增加283平方米;全省文化馆建筑总面积218489平方米,平均每馆2511平方米,建筑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下的县级文化馆有13个,平均数较“九五”期末增加417平方米;全省公共图书馆建筑总面积545393平方米,平均每馆5802平方米,建筑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下的县图书馆6个,平均数较“九五”期末增加1246平方米;全省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5698平方米,平均每馆4885平方米,平均数较“九五”期末增加928平方米。

  四、业务活动情况分析

  一、艺术表演业:“十一五”前三年, 文化部门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按照“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人民群众创作、演出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好剧目。据统计,“十一五”前三年共新排上演剧目146个,演出38121场,演出观众人次达4982万人,实现演出收入2281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数据见附表四)平均每场演出观众人次和演出收入都较“十五”有明显增长,其中,2008年平均每场演出有观众人次1302人,比2005年增加30人,平均每场演出收入达6960元,比2005年增加2707元。

  “十一五”期间,一些艺术表演团体通过股份合作、拍卖等形式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由政府财政扶持的单一投资模式已彻底打破。社会办民间剧团异常涌跃,它们分布在广大的基层和农村,已成为国办艺术表演团体的必要补充。2008年,全省艺术表演团体共计449个,其中:国办艺术表演团体71个,从业人员3819人;民营剧团378个,10883人。演出场次共计10.3万场,其中:国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3万场(农村演出0.8万场);民营剧团演出9万场(农村演出6.1万场)。演出观众人次共计8567万人次,其中:国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观众1673万人次;民营剧团演出观众6894万人次。演出收入计36510万元,其中:国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收入8943万元,民营剧团演出收入27567万元

  (二)剧场演出业:“十一五”前三年, 文化部门各专业艺术表演场所共完成演出放映场次60209场,演映观众人次达1426万人次,实现演映分成收入15254万元。其中:演映分成收入较“十五”增幅明显, 仅前三年的演映分成收入就比”十五”期的五年总量增加了5014万元。据统计,2008年,全省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场所有座席数63659个,较2005年增加3766个;演映观众人次497万人,较2005年增加76万人;演映分成收入5695万元,较2005年增加2505万元。(具体数据见附表五)

  (三)公共图书馆:“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共图书馆在不断推进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尤其在加强人们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08年止,全省94个公共图书馆拥有图书藏量3180万册,新购藏量488万册,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数129万张,书刊文献外借册次2303.4万册次,电子阅览室终端数3891个,网站数71个,图书流动车书刊借阅人次388万人次,各项指标均比“十五”期末有大幅增长。

  但是按照国际标准,我省的公共图书馆无论在布局、数量、功能、硬件和提供的软件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如:国际图联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1.5公里半径内应设置一所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目前我省平均56.2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同时国际图联还规定了图书馆的建筑标准,即“在市内主要居民区,通常离图书馆1.5公里左右就需设立分馆,3-4公里左右就需设立一个较大的图书馆。不同地区对这种距离的规定还需按照当地的地形特点、交通条件和社区意识等不同情况作相应调整”。而目前我省的公共图书馆是按行政级别来设置的。

  又如《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通用的藏书标准为“在最小的行政区(3000人)内,至少应为每个居民配备3册图书,但这一比例可随着服务人口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普遍适用的总标准是每个居民2册书,每年图书的增加量应为每1000人至少250册即人均0.25册”,而目前我省人均拥有图书藏量及人均每年新增图书藏量分别为0.62册、0.09册,虽和“十五”期比有较大改善,但和国际标准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四)群众文化: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最直接的载体便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会促进广大城乡居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凝聚了人心,陶冶了情操,鼓舞了斗志, 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十一五”期间,群众文化活动成绩斐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文化生活中来。据统计,“十一五”前三年,全省1593个群艺(文化)馆、文化站共举办展览24791个,组织文艺活动93319次;举办训练班54963个。这些文化的最基层单位,通过开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举办了一些规模大、范围广、内容丰富、群众参与性强、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民间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但是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相比,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省群艺馆、市群艺馆、县(区)文化馆、街道以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五级群众文化网络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困难。

  (五)文物业: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各地政府也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和文物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各文物开放单位相继实行了免费开放,举办陈列展览和开放参观人次等各项业务指标有明显增长。与“十五”相比,文物机构数有明显增加,文物藏量日渐丰厚,为建设文化大省积聚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据统计,2008年,全省有文博机构199个,较“十五”期末增加10个;文物藏品104万件,较“十五”期末增加17万件;举办陈列展览801个, 较“十五”期末增加153个;文物开放单位参观人次1996万人次,较“十五”期末增加235万人次。其中:博物馆机构81个,较“十五”期末增加8个;文物藏品63万件,较“十五”期末增加12万件;举办陈列展览656个,较“十五”期末增加110个;参观人次1140万人次,较“十五”期末增加334万人次。

  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规定,把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文物博物馆和世界遗产地保护、利用、管理的首要标准。博物馆的现实作用要通过观众的数量、体验和评价体现出来,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要与观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公益作用也要因观众的参与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按2008年参观人次计算,全省年人均参观人次也仅为0.4次(不考虑外地游客参观因素),虽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同一些发达国家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人口只有2亿多的美国,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次达到4亿,平均每人参观博物馆2次。

 

附表一
2001-2008年浙江省文化事业费发展情况表
 

 

 

 

 

文化

事业

费(

亿元)

 

财政预

算总支

 出(亿元)

 

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

人均文化事业费(元/人)

农村文化事业费(亿元)

农村文化事业费占文化事业费的比重(%

“十五”小计

3524

33071

107

21.41

827

235

2001

593

5973

099

1312

144

243

2002

848

7499

113

1869

176

208

2003

892

8968

099

1960

216

242

2004

12.4

10631

117

2524

291

235

2005

14.89

1266

1.18

30.38

2.96

19.9

十一五小计

65.3

5482

1.19

42.94

15.21

23.29

2006

17.26

1467

1.17

34.66

3.91

22.7

2007

21.9

1807

1.21

43.11

5.32

24.29

2008

26.14

2208

1.18

51.05

5.98

22.88

注:1、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全省常住人口数计算;

2、农村文化事业费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财政投入数汇总计算;

附表二
 
2001-2008年浙江省文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
 

 

 

文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文化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

“十五”小计

22.93

17312

0.13

2001

4.71

2777

0.21

2002

5.77

3596

0.16

2003

6.10

4994

0.12

2004

6.35

5945

0.11

2005

6.12

6696

0.09

“十一五”小计

14.58

25313

0.06

2006

5.84

7593

0.08

2007

5.74

8420

0.07

2008

3.00

9300

0.03

附表三
2001-2008年浙江省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情况表
 

 

 

艺术表演场所(万平方米)

 

公共图书馆(万平方米)

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万平方米)

 

博物馆(万平方米)

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数(平方米/千人)

2001

268

279

866

210

1623

36

2002

268

283

903

223

1677

37

2003

258

301

1173

206

1938

43

2004

267

359

1250

2706

21466

45

2005

37.1

41.0

135.3

29.8

243.2

50

2006

42.3

45.3

153.4

29.5

270.5

54.3

2007

43.4

46.8

168.6

31.9

290.7

57

2008

45.1

54.5

184.8

39.6

324

63

附表四
2001-2008年浙江省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业务活动情况表

 

机构数(个)

从业人员人数(人)

新排上演剧目(个)

演出场次(场)

 

演出观众人次(万人)

演出收入(万元)

“十五”小计

---

---

526

65369

7700

20891

2001

80

3649

106

13423

1673

3138

2002

80

3883

163

13554

1493

3226

2003

77

4244

132

13346

1276

4488

2004

71

3565

75

12611

1623

4751

2005

68

3480

50

12435

1635

5288

“十一五”小计

--

--

146

38121

4982

22813

2006

68

3422

52

12821

1712

5325

2007

71

3666

47

12450

1543

8545

2008

71

3819

47

12850

1673

8943

附表五

2001-2008年浙江省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场所业务活动情况表

年份

机构数(个)

座席数(个)

演映场次(场)

其中:演出场次

 

演映观众人次(万人)

演映分成收入(万元)

“十五“小计

---

---

168909

42384

2256

10240

2001

92

76386

54444

13023

581

1533

2002

82

62805

38877

9124

563

1636

2003

77

58221

28388

7437

334

1366

2004

77

58816

23200

5800

357

2515

2005

76

59893

24000

7000

421

3190

“十一五”小计

--

---

60209

19216

1426

15254

2006

70

65531

17209

6216

406

4082

2007

71

67809

21000

7000

523

5477

2008

69

63659

22000

6000

497

5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