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何嘉
2009年统计资料表明,新疆艺术表演团体机构从上年的91个增加到105个,增幅达到15.4%。从业人员从3934人增加到4317人,增幅达到9.7%。演出场次9836场增加到11299场,增幅达到14.9%。这在新疆文化事业发展历程中绝无仅有的,主要原因是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发生后,新疆的整体形象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受到了严重损害,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良好情感受到严峻考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更为激烈,弥合关系、理顺情绪、化解心结、修复形象的任务尤为紧迫和艰巨。在这方面发挥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可面对面进行宣传教育的优势和作用,更显重要;针对“7.5”事件中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轻易就被“东突”民族分裂思想所煽动、蒙蔽而卷入的突出问题,解决好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个认同”在各族群众思想中真正扎根的问题,是当前又一项十分紧迫且更具长远意义的重要任务,发挥文化艺术在诉诸情感、道德培养、人格养成等方面直观形象、潜移默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正是由于这样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艺术表演的直观形象,创造出一些好的作品,送到农村、牧区、城市社区,特别是以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党的方针政策和“四个认同”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加大艺术表演团体下基层演出的场次,发挥文化艺术在诉诸情感、道德培养、人格养成等方面直观形象、潜移默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达到与“三股势力”争夺思想文化阵地、争夺农村群众、争夺青少年的艰巨任务。
各级政府这种作法达到了预期目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而且还要不断加强的工作。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底子薄、基础差,尤其是艺术表演团体大多排演场所简陋,演出设备条件很差,优秀艺术人才奇缺,艺术生产能力很弱,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目前,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如设施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运行经费短缺,人员素质偏低等。在105个艺术表演团体中,区级6个艺术表演团体,地市级艺术表演团体22个,县级艺术表演团体77个。除区级艺术表演团体外,地市级、县级艺术表演团体排练厅基本上没有标准的排练厅,平均还不到200平方米,排练稍大一点的节目十分困难。很多排练厅都是危房,并且是水泥地面,在训练时很容易受伤,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县级艺术表演团体的创作、排练工作。建议各级部分充分认识到艺术表演团体在新疆文化安全是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大对艺术表演团体排练厅投入力度,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