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部署,2014年我省主要采取了下措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推动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参与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认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前期调研、论证。推动成立高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目前正在筹备领导小组首次全体会议。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继我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全覆盖以后,2014年我省启动了中心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计划利用两年时间,投资4亿余元,为全省2604个中心村建设文体广场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室)。目前已下达了1432个中心村文体设施建设资金计2.1亿余元,1200余个中心村完成了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省所有的中心村都将拥有千米广场和百米活动室,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更加完善,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2014年,我们还争取省财政资金1000万元,建设了一批社区文化中心和活动室,为形成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社区文化建设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是举办了首届全省农民文化节。首届农民文化节分“农民大舞台”、“农民美术摄影书画展”、“农民朗诵演讲大赛”三个板块,全过程有近万名农民选手参与活动,近百万人次农民群众观看了演出、展览和比赛,形成了近年来我省农村地区文化活动的高潮。为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就近观看演出和展览,我们把分赛场放到农村,把由获奖节目、作品组成的巡演、巡展送到了农村,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是大力建设基层文化队伍,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同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评选表彰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和个人。活动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吸引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好发挥了优秀团队和个人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争取省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表彰支持了一大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以全省性文化品牌“金色田野·城市之光”为统领,各市、县、乡文化品牌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五是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全省200余个图书馆、文化馆,以千余个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为活动平台,开展“百馆千站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送演出、送展览、送培训、送图书、送数字文化资源。全年开展活动3500场次,受益群众数十万人。在活动中,我们提出切实转变作风,反对形式主义,一切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为原则的工作要求。很多图书馆、文化馆在送培训时都建立了培训台账,采用师傅带徒弟方式,长期单独教学,对艺术技能类的培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015年,我厅将更加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实施项目推动,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向基层和农村倾斜,为早日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