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14-12-30 16:0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30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和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014年,在国家文化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根据兵团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兵团文化事业得到有效推进,呈现出亮点多、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特点,兵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有声有色,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兵团建设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指示精神,丰富兵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内容,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权益,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展现大作为,兵团在文化建设各方面创新思路、注重实效,为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是以实施“两大工程”为契机,展现兵团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面貌。今年,兵团文化传媒发展基地在十二师五一农场正式奠基动工;投资建设了17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着力推进八师石河子市和六师五家渠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建设。近期,兵团党委常委会正式研究讨论通过“环塔里木文化传播共享工程”和“边境文化长廊工程”两大工程实施方案,将在兵团辖区布局建设一批弘扬中华文化、体现兵团特色的文化项目,着力改善南疆团场和边境团场的文化基础设施面貌,进一步提升传播先进文化和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实力。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进兵团文艺事业取得新成果。兵团专业文艺团体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台作品,如歌舞剧《戈壁青春》、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豫剧《天山人家》、《大漠胡杨》、《我的娘,我的根》、秦剧《军垦人家》、话剧《兵团记忆》等;兵团文艺舞台艺术作品在第十一届武汉光谷国际杂技节、全国秦腔艺术节、第三届中国豫剧节等国内外大赛上斩获颇丰;兵团专业文艺团体在春节期间赴台湾、新加坡等地演出,获得当地群众的热捧和赞誉;继续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全年下基层演出362场,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兵团组队参加中国(宁夏)第十二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取得1金、1银、4铜和组织奖的佳绩;兵团歌舞剧团选送的作品《永恒的守候》在自治区舞蹈比赛中获创作、表演双料一等奖;舞剧《戈壁青春》、豫剧《大漠胡杨》、歌曲《兵团是我家》列入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

三是援疆工作为兵团文化打下了新基础。今年以来,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化文博单位及各省为兵团文化文博事业发展提供了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文化部和文物局将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及相关慰问演出活动纳入援疆项目予以支持。国家博物馆免去兵团文物展240万元展厅经费,为举办展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多个“国字号”文艺团体走进兵团,为广大干部职工奉献了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各省市分别赴对口支援师市,提供了项目、资金、人才、文化产业、文艺作品等多方面的援助和支持,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弘扬,为促进兵团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打下了新的基础。

四是推动兵团文化干部培养培训工作取得新实效。认真落实“三区”人才扶持计划,共选派文化干部到基层开展扶持工作164人次,外出培训及挂职岗位培养139人次,外请专家赴兵团进行艺术创作辅导54人次;组织安排兵团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参加中央文干院各类示范性培训班、重庆艺术培训学院培训班、国家文物局县级文物管理培训班及文化部、文物局举办的其它培训班60余人次;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于6月下旬在上海共同举办兵团文化系统干部培训班,参加人数39人;与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与12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兵团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与创新专题培训班,参加人数40人;安排兵团文化中心举办两期基层文化干部及文艺骨干培训班,培训人数67人。文化人才培训培养工作的不断加强,初步缓解了基层文化人才紧缺的现状,为兵团文化文博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条件。

五是组织开展了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工作。按照文化部有关要求,兵团文广局于5月份开展了1991年以来文化部授予的一师1团、12团;二师30团、29团;六师五家渠市、103团、芳草湖农场;七师123团;八师143团、148团等10个“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先进县、市、区)”复查工作,并推荐石河子市申报今年的全国文化先进单位。6月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文化部关于评选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要求,兵团组织开展兵团范围内推荐工作,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文化局、兵团文化中心荣获先进集体称号,一师阿拉尔市文化馆馆长夏明、兵团歌舞剧团团长申健荣获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12月19日,人社部、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大会。

六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2014年,国家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划拨兵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经费2155万元;兵团也将文物保护经费200万元列入年度预算。截至目前,兵团和14个师(市)分别在党委宣传部(文广局)挂牌成立兵、师文物局。兵团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非遗保护项目增加至30个;秦腔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增加至6个。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2015年,兵团文化系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兵团党委中心工作,服务新疆和兵团工作大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实施“两大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兵团党委要求,结合兵团文化工作实际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着眼推动兵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远目标,制定一批项目规划,落实一批建设任务,争取为未来几年全面改善兵团文化建设整体面貌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设立兵团文化艺术基金,推进兵团文艺事业较快发展。按照兵团党委常委会精神,尽快组织力量制定兵团文化艺术基金实施方案,立足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推进优秀文艺作品生产、培养文艺人才等战略,推进兵团文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文化工作骨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计划举办5-6期兵团文化文物系统骨干人员培训,并在文化人才招聘、选拔、培养方面创新方式、放宽政策、扩展思路,配强配齐一支适应兵团文化事业发展的专业队伍。

四是推动兵团文博工作发展,充分发挥兵团文物和博物馆工作的特殊作用。以制定兵团文物保护工作规划、落实国家文物局下达的重点项目任务、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展陈和服务水平为抓手,充分发挥文物讲述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