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2015年7月6日
【要闻信息】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来浦东调研............ ........... ..... .. ..(1)
●部分省市文化系统负责人调研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 ..(2)
●浦东新区政协视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4)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来浦东调研 |
6月29日,国家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一行来到浦东调研,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内先后参观了文化产权交易所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保税仓库,并与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上海市委常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等同志进行了座谈。
“在文化发展领域,上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下一步文化的开放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雒树刚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起到了牵线搭桥、衍生辐射、带动引领的作用,通过专业性的服务,极大便利了中外文化之间的贸易。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自贸试验区这个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对话能力和国际运营能力的文化领域人才。下一步,自贸试验区要加强顶层设计,借助国家文化领域“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对已经取得的经验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文化领域已有的政策,做好进一步深化和辐射的探索。
应勇表示,随着中外文化贸易的不断繁荣与发展,文化领域也需要自贸试验区作出贡献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要用好自贸试验区和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这两个平台,推动中外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公共事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沈晓明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浦东将成为自贸试验区文化领域相关工作最好的试验田。文化产业是目前国内发展最为迅速且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一大产业。希望能够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在国际艺术品交易等领域率先形成突破,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部分省市文化系统负责人调研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7月2日上午,中宣部、文化部在上海召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营机制经验交流会”。当天下午,与会的上海及全国部分省市宣传部、文化厅(局)负责人来到浦东塘桥社区文化中心开展调研,了解浦东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在塘桥社区文化中心,调研组参观了文化展厅与百姓舞台,欣赏国家级非遗“上海港码头号子”现场表演,并听取小朱书店店长朱凤涛讲解集立足公益、注重环保、融入社区的实体书店运营新模式。调研组又参观了社区图书馆、党建服务中心与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了解党建工作融合社区文化的工作新机制。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罗建川介绍,该中心在运作模式、资源配置、服务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新机制,并逐步建立起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支撑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心已被纳入新区“文图”总分馆体系,在街镇层面首家试点探索建立浦东群艺馆、图书馆分馆,设立浦东群艺馆塘桥分馆理事会,引入区级专业机构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商共推文化服务,提高中心的专业化水平。调研组在听取报告后认为,该中心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有不少好的做法,值得全国各省市文化系统借鉴学习。
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尤存,区文广局局长夏煜静等陪同调研。
浦东新区政协视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月25日,浦东新区政协教文卫体专委会,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开展了年中专题视察活动。先后视察了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及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申活馆,听取新区文广局关于浦东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展情况汇报,并座谈交流。新区副区长谢毓敏、政协副主席顾建钧、政协秘书长胡建平、文广局局长夏煜静,政协各专委会负责人以及政协委员共40余人参加。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副局长赵瑞春汇报了示范区创建进展情况,明确浦东要努力在过程管理和任务落实上下功夫,在创新突破中得到提升。
政协委员们认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根据本土特点,不断打造亮点工程和创新项目,推出了一批可复制的“浦东模式”。推动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拓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空间,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浦东应全方位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化运营服务和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制;整合“浦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等信息化载体,逐步实现“文化浦东云”与“文化上海云”的有效对接。
【工作简讯】
○6月20日、21日,位于曹路大居的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热闹非凡:精彩的沪剧与话剧演出场场满座,两天内吸引逾2000人入馆,超出平时一倍。火爆人气的背后,“金海”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笈:开馆伊始,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就通过走访调研、专题座谈等方式倾听周边群众文化需求,并发放了数千份文化需求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于增加沪剧和话剧演出的呼声最为强烈。6月20日端午节当天,长宁沪剧团带来的沪剧折子戏专场,让中老年戏迷乐得合不拢嘴;21日恰逢“父亲节”,熊源伟戏剧工作室则带来一场“应景”的《与父亲相伴的日子》话剧演出,观众席上坐满了来自周边高校的大学生。在探索公共文化群众自治的道路上,金海文化艺术中心通过问需于民,引入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近日,浦东图书馆首次与浦东3所中小学签约共建中小学分馆,并将其纳入浦东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其定制独一无二的图书配送菜单。除上述3所学校外,目前还有30所浦东中小学与浦图达成共建中小学分馆合作意向。浦东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通过向更多组织、机构进行“扩容”,将逐步实现全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为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市民,提供优质、就近、便捷和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5月27日,浦东首个区级书画创作基地落户金桥镇。基地将涵盖创作、交流、展览、培训等功能,并引入社会化管理机制,由新区书协、美协等社会力量组成理事会,履行管理职能,组织创作活动。该基地旨在为民间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金桥书画文化品牌,推进民间艺术之乡建设。
○5月25日至6月25日,浦东文化馆推出为期一个月的“走进群众接地气”艺术培训活动,在陆家嘴区域五个街道举办了20场讲座,受到广大居民一致好评。这是该馆为进一步服务基层开展艺术普及、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出的一项文化惠民活动,旨在吸引更多市民走进艺术,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
○6月10日中午,美籍日裔小提琴家五岛龙现身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陆家嘴白领送上“文化午餐”。他精湛的小提琴技艺,吸引了数百位金融白领观赏,周末将继续在东方艺术中心献演。紧随五岛龙的脚步,德日混血钢琴家爱丽丝·萨朗·奥特和“80后”钢琴家李云迪也将亮相东方艺术中心。近期,浦东吸引了一批国际顶尖青年艺术家开展演出,为高雅艺术走近开发区、丰富浦东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而努力。
○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当天,浦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同时,上海市与浦东新区“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首度“会师”三林老街,来自浦东及上海其他区县的非遗项目同台展示,亮出上海非遗保护工作10年来的丰厚“家底”,营造了全民传承非遗文化的社会氛围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6月25日,第五届浦东新区青年健康节拉开序幕,青年白领现场体验多种趣味活动,感受青春活力。本届活动是历届健康节历时最长的一次,在开幕后的5个多月内,健康热潮将席卷浦东软件园、外高桥、陆家嘴、世博地区、临港新城等多个园区及街镇,预计将吸引万名青年白领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由浦东团区委发起并主办,旨在以志愿公益为引领,多角度聚焦青年健康,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6月24日晚,作为2015年“文化陆家嘴”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陆家嘴白领中外经典诗歌朗诵大赛决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6名金融白领先后登台角逐,深情演绎经典诗歌和原创作品。大赛为白领中的诗歌爱好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吸引了陆家嘴金融城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行业的近千名白领参加。
○6月26日,2015年“我们的家园”浦东新区科技文化卫生下基层主题活动在金桥开发区拉开帷幕,吸引开发区百余家企业的千余名职工参与活动。本次活动包含文艺表演、展板宣传、志愿服务摊位三大块。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在金桥开发区启动后,将继续深入全区各街镇巡回开展,旨在进一步为基层群众送文化、送科技,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日前,浦东对全区3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2014年度运行服务绩效评估,川沙新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20家单位被评为“优秀”。此次绩效评估延续了以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法,旨在进一步督促各街镇建好、用好、管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切实提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效能。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共200份
联系方式:021-68407930 传真:021-68409596
邮箱:pdsfqc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