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以完善设施网络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1-12-26 16:23
来源:社文司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社文司 2011-12-26
安徽省马鞍山市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及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的契机,按照“全域马鞍山”的理念,以城乡文化设施为骨干,以流动文化服务为补充,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一、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立足现代化。以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文化馆为核心,以建设中的市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及规划中的市美术馆、烟墩山遗址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城市文化广场与游园为补充,带动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提升,逐步形成以大型文化设施为点,以城市广场、游园为线,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探索以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满足多样文化需求的阵地场所设施建设。
二、县(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立足规范化。到2012年,各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滨江新区、秀山新区、博望新区也要结合辖区人口情况,着手谋划建设集图书、展览、影剧院、群众文化活动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规范化。
三、乡镇(街道)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立足标准化。在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设施、拓展功能、提升服务,使设备服务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全面超过《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要求。做大做强太白镇综合文化站,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乡镇文化站示范点。
四、村(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立足常态化。在全面完成行政村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的基础上,构建管用一体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